304 狼來的后遺癥
言簡意賅,顯然還沒有經過特別修飾。當然對于三月來說,它大概沒想過要把這篇論文真的投出去,因為很難說人類社會的名望對這只生存與互聯網上的程序會有什么吸引力,所以大概并不會太重視摘要。
對三月而言,摘要大概就是一個格式要求。
寧為也沒糾結這些,目光掃過了引言,直接落到了證明過程。
“1.1 函數空間”
“從調和分析的觀點看,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變指標的函數空間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注意。在這個領域,但對于推進,但不管是在變指標的Besov空間還是Triebel-Lizorkin空間,但由于這類空間結構的特殊性,使其在一些方程的局部、整體適定性方面應用時所受的限制較大,導致針對Navier-Stokes方程的研究無法推進,直到寧為空間的提出,為我們解決這一類問題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
“另P0為所有滿足……”
看到具體的論證過程,寧為的注意力也完全被論文所吸引,筆已經拿到手上,稿紙直接扯過來一堆,很快寧為便開始針對三月這篇論文的分析過程進行演算。
好在這篇論文其實也是以寧為空間為基礎的,而寧為空間本就是寧為最熟悉的領域,所以第一部分寧為很快就翻了過去,其證明過程只需要稍加演算,寧為就能理解三月的思路,然后確定這一思路是正確的。
但即便如此,要驗證這篇論文的正確性,依然是件非常耗時間的事情,不過剛翻了五頁,江同學就發來微信,問是給他送飯,還是一起去食堂吃飯。
寧為瞟了眼時間,這才發現不知不覺中竟然已經過了三個小時,他是下午兩點半開始研究三月的論文,現在竟然已經五點半了。
審核三月的論文甚至比他自己寫論文花費的時間更長,因為他發現三月大概對定理的證明過程有什么誤解,許多東西都是輕易可得,然后略去了一些較為繁瑣的證明過程……
這其實是很尷尬的事情,因為三月的輕易可得中間往往還是有些彎彎繞繞的,這純粹是在考驗審稿人的思路,寧為還得把這些思路給補上,并保證這些輕易可得的過程不會有什么問題。
所以寧為在補充這些輕易可得上,耗費了不少時間跟精力。
到也不是沒想過把這只貓抓出來,跟它探討一下人類的理解能力以及邏輯分析能力跟人工智能程序還是稍微有些不同的,三月大佬還是應該認清自我,不要那么多輕易可得,但又覺得這可能讓三月懷疑他的智商,遂作罷。
其實仔細想想,這種事他也干過。
曾經他論文中許多輕易所得,也讓許多人頭疼,這一過程也讓寧為對已經編訂好的教材,又有了些感觸。他是不是應該把教材改得更詳細些?
當然這些都是他在審稿過程中的一些粗淺想法。
能跟江同學共進晚餐的時刻,他還是決定先休息一下,當然也不完全是休息,比如他可以跟另一位專業人士談談,審稿這種事何必他一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