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軍事政變
促使二人下決心投降的原因無外乎沂州的陷落。
李虔裕固守城池,被李唐賓攻破,其人死于亂軍之中。
對于這種有勇氣斷后的忠義之士,邵樹德還是很欽佩的。
歷史上李虔裕就是率五百騎兵斷后,反復沖殺梁軍,最后全部陣亡,換回了王茂章的淮軍主力成功撤退,真義士也。
沂州一下,胡真大肆宣傳,兗兵士氣大衰。
一個州的丟失造不成這種效果,但沂州有特別意義,蓋因其昭示了北上增援的楊吳勢力的全線收縮。兗鎮,已不可能得到外援了。
整個兗州城,如今就處在一種人心浮動的狀態之下。士兵、將領們慣性聽從著朱瑾的指揮,但又心有不甘。想投降吧,似乎也不甘心。如今就看誰有勇氣出來打破這個僵局了,邵樹德很看好閻寶、康懷英二人。
“殿下,兗州一下,該留意徐州了。”宋樂說道:“武興、固鎮二軍休整已久,可以上陣了。鐵林、義從、龍驤諸軍征戰了一年半,該休整了,不然恐惹得軍士怨望。”
邵樹德想了想,道:“打完兗州,諸軍班師休整。武興、固鎮二軍,實在不行就整編了。”
整編當然是整編為禁軍了。
但也只是整編而已,并沒有汰弱留強。禁軍這個名號不會增加任何戰斗力,不是一整編完成,就是全軍精銳了。現在左右天雄軍,戰斗力有以前的老天雄軍強嗎?當然是沒有的,差得遠了。武學軍官被大量稀釋,又吸收了那么多不如他們的外系人馬、新人新卒、降兵降將,你怎么能得出禁軍是精銳的結論呢?
整編只是打亂原有的錯綜復雜的利益鏈條,加強主君控制力,兼且吞并雜牌的手段罷了,相當于一次大擴軍而已。
汰弱留強,現在還不能大刀闊斧地開始,起碼得稱帝后再嘗試為之。
“第七支禁軍的整編,可以適當吸收一點龍驤諸軍了。他們也打了這么久的仗,該給一些盼頭了,不然怕是要反。”宋樂提醒道。
“自然。”邵樹德點頭應允,旋又笑道:“與君一席話,天下事指掌之間耳。”
“還是殿下經營得法,如今大勢逼人,很多事就好辦多了。”宋樂不著痕跡地拍了一記馬屁。
邵樹德哈哈大笑,與宋樂繼續飲茶論政,興盡而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