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4、脫胎換骨的變化
次日。
在圣克拉拉會議中心,舉辦了與會人數規模遠超往屆的2006年度華源科技年會。
美國前副統領艾爾·高爾擔任了本次華源年會主講人,演講主題是“中國,全球化,及世界經濟力量的變遷”。
有著灣區創投教父之稱的凱鵬華盈掌門人約翰·杜爾擔任高爾的介紹和采訪人,兩個洋老頭坐在臺上的兩張沙發上,一問一答,討論的內容一個比一個大,唬得臺下的華人商業精英一愣一愣的。
“景行,咱們華源現在真的是發展越來越好了,連副統領都請來了。”
陳宏作為協會的創辦人與首任會長,看見協會在繼任者的管理下,發展蒸蒸日上,影響力與日俱增,也很是與有榮焉,找到坐在他旁邊的夏景行,小聲交談起來。
“哈哈,是啊,國際范兒,高大上!”
十分了解夏景行的陳宏搖頭失笑,“你不要那么刻薄好不好,畢竟這是在人家美國的地盤上混,不可能真的華人關起門來,自己過小日子。
那不是又回到一百年前了,華人無法進入美國主流視線,只能縮在唐人街,從事一些裁縫、洗衣房工作。”
“一百年前,晚清民國可沒如今的新中國腰桿硬,可以隔著太平洋,向美國投射影響力。
只有當國家強大了,在海外的僑民才能挺起胸膛做人,才能從事金融、科技有關的工作。”
陳宏被夏景行駁得啞口無言,半晌后才點點頭,嘆了口氣,“唉,你說得對,不然排華法案一推行,我們都得回老家種地去,還談什么賺美國人錢啊!海外華僑都應該感恩背后有個漸漸強大起來的祖國。”
“中國的太陽能技術近年來有了長足的進步,這種環保科技、清潔能源,我認為是未來幾十年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看著臺上西裝革履、侃侃而談的高爾,夏景行輕笑,這位副統領是拉鏈頓執政時的搭檔,在任期間,非常關注氣候變遷與環保議題,還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對方出席華源科技協會組織的年會,顯然不是白出場的,肯定拿了出場費。
美國有旋轉門,政府高官們卸任職務后,走穴是常有的事,恰飯嘛,在資本主義國家不丟人。
但今天拿了錢,卻還在兜售自己的私貨,就有些不地道了。
全是環保之類的話題,跟瑞典環保少女有的一拼了,夏景行聽的很是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