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基礎教育改革?”迅哥兒皺著個臉,疑問道。
這不單單是迅哥兒一個人的疑問,這大概是所有第一次聽見“基礎教育改革”的人,都會發出的疑問。
因為在華夏傳統的教育理念,小孩子到了適學的年齡,都要去私塾,接受傳統教育啟蒙,從千字文、百家姓開始,而后再一步一步學習加深。
這已經成了一個恒久不變的傳統,迅哥兒和錢玄也是這樣過來的,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因此對于湯皖提出的“基礎教育改革”沒有概念。
迅哥兒還是不能理解,便又疑問道:
“既然是改革,那么你說說哪些地方是需要改進的?”
湯皖把自己的茶杯放置在茶幾中央,指著茶杯,鏗鏘有力的說道:
“這第一個要改的,就是降低識字難度,現在的識字方法,對于初次識字的孩童來說,還是不夠簡單?!?br/>
錢玄瞬間站立起來,驚呼道:
“你有更簡單的識字方法?”
湯皖點了點頭,并說道:
“我的這一種識字方法,乃是我在國外流浪時,偶有感悟,融合了西方的英語字母后,得出來的。我說不清楚,豫才,你拿紙筆來,我演示一番,你們就知道了。”
迅哥兒飛快的跑去房內,拿了一支筆和一摞紙,湯皖按照后世的漢語拼音順序,依次寫下來,并且舉了幾個例子,怎么拼讀,一番演示后,倒是引起了錢玄和迅哥兒的極大興趣。
湯皖在一旁指正,倆人按照所教授的方法,不斷的進行著嘗試,越是嘗試,越是能體會到拼音的奧秘與魅力。
事實上,識字的方法從先秦的死記硬背,經過了2000年,發展到如今,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目前來說最好的一種識字方法便是“反切法”,也是注音的一種。
其實就有點像是我們現在的拼音,前面是聲母,后面是聲調,比如說“魯”,注音就是“郎古”,你張嘴重復讀“郎古”自然就發音到魯,和我們現在學的拼音非常相似。
拼音識字法的厲害之處便是在于簡單易學,如果一個人想要識字,只需要把拼音識字法學會,也就是會靈活運用這26個字母,然后按照規則排列組合,即使不知道漢字如何書寫,也能通過拼音拼出來。
兩人見識到了拼音識字法的精妙之后,迫不及待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