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無形推手
其三,主張南北雙方坐上談判桌,和平統一。
若是在這之前,啟瑞定會置若罔聞,不屑一顧,堅持梧桐,但是此時,梧桐的話卻是怎么也無法說出口。
但凡啟瑞值此之際,敢說出梧桐二字,怕是要遭受全國上下之無窮無盡之怒火,只得妥協了。
而南方遇到的情況也是一樣,西南幾個老虎頭子本來就想偏安一隅,只是啟瑞非要弄他們,逼不得已才聯合反擊而已。
現在,馮老總通電全國,要求南北雙方盡快坐上談判桌,正符合他們原本求和之意,因此第一時間通電附和。
在“湯皖刺殺案”之后的短短一周內,北方當局的實權人物開了數次碰頭會議,最終連發了三個全國通電:
一、停止備戰,當局全力進行華北賑災。
二、成立聯合專案組,調查“湯皖刺殺案”。
三、舉行《滬市和談》會議,停止南北對峙,商討和平方案。
在菊長精心的謀劃下,整個事件的最終倒向,倒是與菊長事先的預估差不多,唯獨委屈了內務總長王揖唐。
而此時的湯皖,拿著菊長事先差人準備好的船票,登上了去往瑛國的船只,歷時一周的航程,已經到達了東南亞。
菊長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并且再留給湯皖的信中,說了這么做的緣由,希望湯皖能理解。
其實湯皖原本的預估沒有錯誤,當局給了湯皖選擇,要么加入,要么被軟禁,卻是沒有生命危險的。
而菊長認為,一旦被軟禁,就很難有出來的機會,誰也不知道會被軟禁多久,索性便助湯皖流亡國外。
后來,菊長細思之下,決定搞個大事情,充分利用這次機會,以全國人民之意志,達到停戰的目的。
菊長以前總愛和湯皖說道:“這么些年,打的全是自己人,已經膩歪了,有本事就打洋人去。”
所以,在事先沒有知會湯皖的情況下,菊長一意孤行了,想憑借一己之力,為這個國家帶來一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