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超級豪華大禮包
《京報》作為湯皖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自然不遺余力的轉載關于湯皖的每一份報道,讓國人時刻獲悉湯皖在歐洲的動向。
因此,湯皖得到了一個老百姓給取的愛稱:“湯一萬。”
為啥呢,因為湯皖一場演講的報酬為一萬大洋,國人聞者,無不驚呼,實在是超出了想象,令人汗顏。
北大最頂級的教授工資,仲浦先生作為文科學長月薪300大洋,孑民先生作為北大校長,一個月600大洋。
而湯皖一場演講頂人家一年的工資,在歐洲轉了一圈,十場演講下來就是10萬大洋,如何能讓人不驚嘆。
所以“湯一萬”這個愛稱,自然是名副其實的,雖是惹得許多人紅眼,但湯皖在洋人那里,就是能混的開,徒增奈何。
錢玄從身上取出了一份電文,篇幅很長,密密麻麻,發(fā)電人是湯皖,笑道:
“諸位,湯一萬不日即將歸國,都有什么想法,說來聽聽!”
“哦?”眾人聞言驚喜,仲浦先生大笑道:“皖之終于是舍得回國啦,看來錢賺夠了。”
“這是把電文當成了寫信,湯一萬不魁為湯一萬。”秋明先生齜著嘴笑道。
湯皖在登船前,給錢玄發(fā)了一封長長的電文,簡略說了一下情況,讓準備到平津碼頭接人,因為湯皖在回國前,買了許多的書籍,不下幾大車。
這些書籍涵蓋個個分類,文科工科都有,基本都是最新的學術成果,對于國內(nèi)學生有很重要的作用。
光是托運費就價值不費,不過,湯皖也不在乎啦,賺了這么多錢,總得花掉不是么,另外還給大家買了不少禮物。
“不錯,還記得給我們帶禮物!”仲浦先生放下了電文,又說道:“念在皖之有心,我們的歡迎儀式,是不是稍稍友好一些呢?”
迅哥兒瞥了一眼電文,而后淡定的喝了一杯茶,細思之后,不禁笑了起來,安逸的長舒一口氣,便靠在了椅子上。
“豫才,你笑啥,可是有什么想法?”旁邊得錢玄問道。
迅哥兒像是想起了什么,不由得“噗呲”一笑,道:
“想法沒有,不過建議倒是有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