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華夏人的精神》
早上的時候,湯皖來上班,路過學校告示欄,看到圍著一大幫學生,上面貼著辜教授明天要演講的告示,不過在學生們中的反響不一。
鑒于辜教授長時間以來的“咸魚”教學,許多學生嗤之以鼻,可見學生們怨氣還是挺多的。
有學生當即就表示,堅決不去看演講,也有的學生表示會去,總之,褒貶不一。
“明天辜教授演講,你去不去捧場?”開完了玩笑,湯皖問起了錢玄。
“去,干嗎不去?”錢玄卻是反問,雖是不喜辜教授這人,但是其演講還是很有水平的,否則怎么會受那么些洋人的追捧。
“不去白不去?”錢玄又道,卻是讓湯皖好笑不已,不過辜教授的演講一般都是要收門票的,2塊大洋一張,想來這回是不需要的了。
沒一會兒,仲浦先生進來了辦公室,號召諸多教授在上課的時候,動員一下學生,明天去聽聽看,給辜教授捧捧場。
要說動員學生,湯皖倒是有辦法,打好了注意,上午的課結束后,在課堂上宣布了辜教授明天演講的消息,然后私下里找到了張桖良,馮庸,以及仲夏,傅斯文幾個。
張桖良在學校里已經混成了帶頭大哥,手下一幫小弟,而傅斯文聽說成了學生會的會長,想來在學生中,號召力還是很強的。
辜教授演講的題目是《華夏人的精神》,早在幾年前,這本書就已經出版了,下午的時候,湯皖特意去書店買了一本,就著一壺茶,草棚子下面,一看就是一下午。
不得不說,辜教授還是很有門道的,里面的諸多觀點,湯皖還是很認同的,但是對于洋人的認知,湯皖卻是沒有辜教授的認識深刻。
辜教授把華夏人、霉國人、瑛國人、得國人、琺國人,進行了一番比較,而后得出一個結論:
霉國人博大、純樸,但不深沉;
瑛國人深沉、純樸,卻不博大;
得國人博大、深沉,而不純樸;
琺國人沒有得國人天然的深沉,也不如霉國人心胸博大和瑛國心地純樸,卻擁有這三個民族所缺乏的靈敏;
只有華夏人全面具備了這四種優秀的精神特質,從民族角度來說,確實可以這么理解,但若是從國家的角度而言,弱國是沒有資格談論博大、純樸,深沉的。
辜教授還提出一個觀點,即華夏人的精神第一個就是溫良,溫良并不是天性軟弱,也不是脆弱屈服,而是沒有強硬、苛刻、粗魯和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