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義
吳年比蒙元皇帝,都不如。人家好歹自稱皇帝。
吳年還是眉頭緊蹙,說道:“知行啊。辦科舉的目的,還不是為了招募官員?現在我們招募官員,不是很好嗎?”
“由你提舉。”
“由校監察。”
“我來拍板。”
“現在這是權宜之計。要想源源不斷的招募人才,就得科舉。”劉知行的表情很是堅定,說道。說到這里,劉知行苦笑道:“而且將軍啊。現在才三府。這以后坐了天下,這天下的官員,難道都要讓我舉薦?”
“嗯。”吳年不太情愿的點了點頭,站起來來回踱步。為國家選拔人才,還真是大事。但又不急。
劉知行還真是說對了。
“知行啊。我也不隱瞞。我對于我們的書,先賢沒有惡意。但是依靠科舉出來的讀書人,你看看都是什么樣的。”
“楚國有一半是被他們搞壞了的。腐儒、貪官、文官壓制武將、爭權奪利,黨同伐異。”
“這難道選拔官員,一定要科舉嗎?”
吳年嘆了一口氣,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滿滿都是抗拒。
“將軍。科舉的短處,我比將軍更清楚。我就是科舉出來的。但是恕我直言,在選拔人才上,沒有比科舉更好的了。”
劉知行也無奈了起來,然后細心解釋道:“將軍。現在我們選拔人才的方式。我提舉,將軍拍板,汪由校監察。”
“其實就是漢代時候的察舉制。但最后是個什么樣呢?高門大族,互相提舉人才。這國家選拔的渠道,被門閥壟斷了。”
“而科舉相對公平。”
“讀書人出來做官的,總比商人出來做官強。儒家至少講道德,不管什么世道。都有好的,正義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