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要錢
傅小官的旅游團在這碧綠的草原上緩緩而行。
他沒有去任何一座城池,入夜便搭起帳篷在這高遠的天穹下聽著天籟入眠,然后早起,推著賈南星,帶著燕北溪和秦秉中,看看這滿眼的各種各樣的野花,說著這刺勒川的故事,也或者說著未來大夏的故事。
“咱們是純旅游,不趕時間,所以你們若是覺得累了,或者覺得哪里的風景極佳便可歇下來。”
沐浴著晨風,燕北熙的精神頭兒似乎好了許多,他依舊牽掛著國事。
“陛下……對遼朝之戰,理應就快有回音了。打下遼朝之后,后續的一應安排,你是不是也該著手準備了?”
“我已經給中書省去了一封信,任命了寧玉春為遼朝總督……遼朝,改名為遠北道。”
他推著賈南星繼續前行,想了想,又道:“如此一來,大夏就是十九道兩個自治區,當然遠北道和遠東道太大了一些,過兩年再細分吧,現在不急。”
“在人事任免上,吏部會去處理,我的意見依舊是遼人治遼,咱們出來游玩就不要去操心太多。對了……我采納了你的意見,調燕熙文去太臨城當總督,讓他在那里再歷練個三五年吧。”
“這樣好,倒不是老夫自私,官員的提拔最好還是經過層層歷練而至中央,尤其是現在大夏已經穩定,更需要如此。不是說年輕就不能重用,而是履歷這個東西讓他們經歷更多的事,明白更多的道理,到了中央才能撐起一方天地。”
這是燕北熙的肺腑之言,傅小官深以為然。
年輕的官員也得重用,但用的位置卻不能太高。
他們敢闖敢拼這是好事,在一縣一州折騰是可以的,就當是探索。
可若是折騰到一國……他還在皇帝位置上當然可以及時糾偏,可若是他真退了,或許會給大夏而今穩定的政策帶來不確定的因素。
“這官員的提拔也得形成制度,當所有的制度完善,大夏的一切都按照制度去執行,這樣也就穩妥了。”
“陛下所言甚是。”
傅小官看向了秦秉中,笑道:“老哥,我將秦定芳調去了京西南道接任寧玉春道臺之位……這旅游結束,你還是跟著我去觀云城,如何?”
秦秉中想了片刻搖了搖頭,“定芳的能力……止于道臺。老哥我已經年邁,這回去之后還是去西山教書。”
“教不了幾年書了,能教多久就教多久吧。再說我那孫女也在西山,有她照顧,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