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計策
兵部尚書緊緊皺著眉頭,徐懷之這名單推薦得,不是胡鬧嗎?
不過很快他又意識到了什么,深深看了昌王一眼,這會不會是昌王的意思?
太子放下豪言壯語,三個月之內,最快兩個月,解決天南之亂。
這徐懷之提出的二人,關是趕路就得用至少半個月,到了邊關之后,要是人累出點什么毛病出來,這仗還打不打了?
這不是純心讓太子出糗嗎?
王安這時候倒是故意沒說話,而是靜靜地看著昌王和他的人表演。
他這次親自出征,誰帶兵他都不信,他只信自己和自己人。
他在京城設了這么多局,培養了這么多人,是騾子是馬,現在正好是拉出去溜溜的時候了。
“尚書大人此言差矣,打仗本就是一件長久的事情,這種事情,只有打過仗的人才知道。”
徐懷之呵呵辯解道,這話是在故意內涵王安之前的最快兩個月之內解決。
“而老夫剛剛推薦的高龍將軍和趙震西將軍,這二人都是我大炎當代的有名之將,身體又正直壯年,對外戰績有頗有建樹,因此,老臣覺得,這二人是合適的人選。”
“徐大人,你這話說的不合理。”兵部尚書再次搖頭,“誠然,天南犯我大炎南部邊境,是一件很嚴峻的事情,需要立刻解決,但,我大炎的北境,西境邊關,也都是需要重兵把守的地方,尤其是北境邊關,若是失守,敵軍可一路橫刀直入,直逼京城,高龍將軍半輩子都守在北境邊關,根本不熟悉南境的環境,若是調走了他,誰去擔任北境邊關的將領比較合適?再說了,即便是高龍將軍和趙震西將軍二人都去了南境,但到了那里,一來,不熟悉地形,二來,不熟悉士兵,導致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仗還怎么打?”兵部尚書耿兵一陣搖頭。
王安聽得嘖嘖有味,忽然發現這位兵部尚書耿兵有點東西啊。
他想到了上輩子的宋朝,宋太祖趙匡義自己就是武將出身,是后周周世宗柴榮的手下。
柴榮當時基本上統一了中華的南方,之后發動北伐,結果半路上生病死了,只剩下皇后和年幼的兒子。
之后,趙匡義欺負人家孤兒寡母,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自己當了皇帝,建立了北宋。
在之后,因為他自己就是武將出身,又做出過陳橋兵變這種事情,擔心手底下的將領學他一樣也來一個陳橋兵變,所以他做了一件讓后人津津樂道的事情,杯酒釋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