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萬事俱備(600月票加更)
李衛東卻是一臉認真的點了點頭:“我研發生產新產品,就是為了出口,把產品賣給外國人?!?br/>
蕭遠征倒吸一口冷氣,他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人,不僅有魄力,還有這么大的野心。
當時的中國并不是世界工廠,在八七年的時候甚至還是個貿易逆差的國家,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出口的疲弱。
而當時有能力出口創匯的,基本都是原料,比如石油、礦石、煤炭、稀土等等,出此之前像是茶葉、絲綢一類的初級產品,也會受到老外們的喜歡。
至于中國產的工業產品,怕是連非洲國家都看不上,以援助的名義白送的話,人家或許會欣然接受,讓他們花錢買,肯定會遭嫌棄。
服裝行業雖然有什么技術含量,東西也賣不上價,可好歹也做的也是工業制成品,這要是能出口創匯的話,真是放了一顆衛星。
更何況李衛東的服裝廠,只是一個地級企業的三產,那年頭國家級重點企業生產的產品,外國人都不賴要,一個地級企業的三產,卻打算將商品出口,這大概就相當于一個乞丐,立下了當皇帝的遠大目標。
如果是平日的話,得知一個地級企業的三產嚷嚷著要出口,蕭遠征肯定會嗤之以鼻,然而今天他聽到李衛東這么說,卻沒有任何的不屑一顧的情緒,蕭遠征的內心當中甚至產生了一種沖動,他希望李衛東可以成功的把產品賣給外國人。
蕭遠征不由自主拿出了一張名片,遞到了李衛東的手上:“李廠長,這是我個人的名片,上面有我的聯系方式?!?br/>
以李衛東這個三產服裝廠廠長的身份,是不足以拿到蕭遠征名片的,即便是跟民泰外貿公司有業務往來,聯系那位陳經理也就夠了。
所以這張名片代表了一種認可,或者說是一種關系的體現,最起碼在蕭遠征眼中,李衛東不再是個無名之輩。
……
通過貿易公司購買設備,價格果然要貴很多,每臺的到岸價是250萬日元,按照匯率大約是一萬五千美金。
楚教授曾經說過,特區的港商企業購進的編織機,到岸的價格大約是一萬美金,也就是說一臺進口編織機,貿易公司要賺走超過五千美金,這利潤可是相當可觀的。
李衛東狠狠心,直接訂了四臺進口編織機,1000萬日元瞬間花光光。
編織機從打包運輸,到順利通關,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李衛東也沒有閑著,而是又去了一趟津門,去找楚教授。
楚教授那里,在一群實驗狗的努力下,填芯辮的工藝問題已經解決。
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