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章 遙控玩具
楊平選擇的順序是由近到遠,先做雙側髖關節置換,最后處理踝關節和足弓。
只有髖關節獲得良好的活動度,膝關節置換才能獲取良好的手術操作角度。
費達醫生站在旁邊,認真看屏幕上的操作視頻,他現在已經把自己當做進修醫生看待。
楊平采用髖關節外側入路,逐層切開,顯露髖關節,對周圍的肌肉肌腱和韌帶進行適度的松解,以取得理想的平衡。
這種平衡是新的平衡,以適應直立行走為目標的平衡。
人體關節的穩定結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動力穩定結構:肌肉肌腱系統;另一部分是靜力穩定結構:關節囊和韌帶。
它們的相對平衡,才能讓關節始終處于穩定的同時,又獲得一定靈活度。
所以這臺手術,平衡要求的技巧非常高。
軟組織松解之后,楊平借助機器人的精確定位,在髖骨上用髖臼挫磨出一個人造的髖臼,然后置入生物型人工髖臼。
髖關節假體的固定方式一般為兩種,骨水泥型和生物型。
骨水泥的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適用于年齡大、骨質差的病人,這一類病人髖關節置換時,假體與骨的固定使用骨水泥固定。
就像建筑時,用水泥來固定磚頭等建筑材料,因此而得名。
生物型與骨水泥不同,它適用年輕、骨質好的病人。
這種人工關節假體,不需要添加骨水泥這種固定劑,比如股骨頭假體的柄插進股骨近端髓腔,柄與髓腔靠擠壓獲得初期穩定,因為這種假體的柄表面多孔,又有誘導骨生長的涂層,所以慢慢地,髓腔的骨組織會長進柄的空隙,形成一種所謂的生物固定。
就像蓋房子,磚頭與磚頭之間無需水泥固定,這些磚頭會相互生長滲透,最后牢固連接。
宋子墨和徐志良的配合非常好,切換器械的速度也很快。
天璣手術機器人的一條機械臂十分靈活,無論是髖臼的開鑿,還是股骨近端的截骨,又快又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