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章 在廢墟上重建
手術難度非常大,風險非常高,相當于在廢墟上重建一座房屋,目前世界還沒有先例。手術也非常大,估計心臟受的縫合針數在達三千針。
“讓孩子來我這吧,可以手術-——”
——
可能孩子的家長非常著急,楊平認為可以根治之后,他們第二天就從帝都趕到三博醫院,找到楊平。
按照約好的時間,下午,家長帶著孩子見到了楊平。
孩子叫麥子景,父母都是高知,父親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博士,母親是中南政法的碩士,兩口子都是農村讀書通過高考拼出來的。
父親在鵬城一家世界頂級通訊科技公司做工程師,年薪幾百萬;母親考了鵬城的公務員,工作穩定,所以家庭條件都不錯。
父親麥吉富頭發基本上全白,讀書的時候沒少下功夫,他的太太安穎慧頭發也看得到少量的白發,這兩口子從農村娃一路奮斗今天這地步,付出很多汗水。
“楊教授,您看,這是小孩的檢查資料,我全帶來了,您幫看看,讓您費心了。”麥吉富很謙卑的樣子。
安穎慧牽著孩子安靜地站在一邊,讓丈夫出面溝通。
楊平將所有的資料認真看一遍,然后帶他們到病房的診室,詳細地查體。
小男孩的前一道長長的疤痕,從胸部延伸到腹部,非常刺眼,讓人看后觸目驚心。
“已經做了三次手術,這都是以前手術留下來的。”麥吉富介紹。
楊平只是聽著,沒有說什么,專注自己的查體。
與之前自己的初步判斷沒有太大的出入,先天性心臟病,最初的病情是主動脈與肺動脈反位畸形,室間隔缺損,后來為了緩解病情,醫生做了三次手術,將兩個心室逐步弄成一個腔室。
其實陳主任已經盡力,否則這孩子活不到八歲,陳主任的水平也是一流的,但是因為這種畸形比較罕見,世界上從來沒有做過這種手術,所以陳主任沒辦法做根治手術,只能通過手術緩解癥狀,為小孩爭取時間,希望以后醫學發展,可以有更好的手術方法來徹底解決問題。
“要不是之前醫生的三次手術,小朋友很難堅持到現在,我們要感謝這位醫生,憑一己之力,將孩子安全地護送到現在,辦法是有,風險很大,不知道你們愿不愿意與我們一起冒險?”楊平與孩子父親單獨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