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今日出皇城
賈薔道:“其實真沒甚么,皇上用大哥、二哥和五哥在側,總比用外人放心。等時局平穩了,再調去邊鎮任大將就是。大老爺的擔憂也有些多余,雖然免不了會受些議論,但怕議論還不做事了?如今天下人,誰還比我受到的非議重?”
尹家太夫人笑道:“你還說,若不是我們一家子在這邊打醮祈福,不見外客,也少不得門檻被踏破。你啊,千百年來何人想過將平康坊給端了?罷了,不說這些了,你自有你的道理。既然太后娘娘和皇上都信得過你,你自去做就是。對了,今兒都二十七了,不是說要奉太皇太后、太上皇和太后去昌平修養?何日動身?”
賈薔笑道:“一會兒去宮里自辯罷,就奉貴人出皇城,去昌平行宮??上Р荒芫昧?,不然等到這邊法事罷了,老太太一并去就好了?!?br/>
尹家太夫人笑道:“還有許多機會,不急這一時半會兒的。你既然還有正經事,那快去忙罷。”
賈薔又說笑了兩句后,告辭離去。
……
九華宮,東殿。
尹后坐于鳳榻側,正與田太后說著閑話……
“等過了明年,朝局安穩下來,就讓五兒放了他十四叔出來。萬幸他十四叔先前被安置在壽皇宮,不然也讓李向那黑了心的害了。如今皇室苗裔凋零,義平郡王當升義平親王。賈薔正在外面拓海,據說是能再開拓出一個萬里江山來。李景已經眼巴巴的瞅著,何時去外面占一片封國,當個實實在在的親王了。到時候十四弟若是愿意,也可出去,實實在在的立一片基業,也算是為兒孫謀了。”
因為義平郡王李含在前次風波中闔家幸免于難,并且尹后親口承諾會還其自由,并晉封親王。
和隆安帝母子成仇,甚至不惜寫下衣帶血詔的田太后,竟然和這兒媳緩和了關系。
不僅如此,壽皇宮那邊,義平郡王妃還能過來與田太后拉些家?!?br/>
田太后聽尹后沒甚么章法的說著這些事,居然覺得十分親切,她對那些條理清晰的話,從來都很厭煩,覺著那樣的人,必是抱著心機的,反倒這樣的,讓人心里踏實。
畢竟,她就是這樣的人。
田太后聞言高興道:“都說家有賢妻男人不遭橫事,若是太上皇早些聽你的,又何至于今天這般下場?他那人,心太狠毒苛刻,六親不認,不通人情。還是你好,教的孩子也好。小五能答應放他十四叔,可見是個好孩子。至于封國……李景果然要出去?外面不都是蠻夷之地,怎舍得放出去?若有個閃失……”
尹后笑道:“太皇太后若不放心,此事自不必提。不過外面都是蠻夷之地的說法,已經破了。這二三年來,年年大旱。放在前朝,那不定得死多少人,又有多少盜匪趁機造反??稍蹅兇笱嗑菇z毫無事,全靠賈薔從外面運了無數海糧回來。太皇太后您想想,若是外面都是荒蕪蠻野之地,又哪來的那么多糧食?還有前兒讓人送來的西洋金表,讓太皇太后賞人用的,太皇太后不還贊其精良好看?那也是西夷的東西。”
田太后對賈薔二字,還是有些不大高興,道:“你也莫要太信賈薔此子,當初太上皇待他多好?太上皇在時,他畢恭畢敬,表忠心表的連哀家都覺得肉麻,偏太上皇就是信他。結果又如何?”
尹后聞言,鳳眸微微一瞇,笑道:“太皇太后說的是,不過兒媳不看他怎么說,就看他如何做。嘴上說的再好聽,不如做出來的實事可靠。就目前來看,還是一個好臣子,能用。稍許他和皇上還要領著御林,侍奉太皇太后、太上皇和本宮前往昌平行宮修養幾日,那里有溫湯,還有些山野果物,太皇太后在宮里也悶了許久了,不若一道出去散散心,透透氣?也當是皇上的一片孝心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