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八十二:若這不是天命,甚么才是?
元武二十四年,三月。
“嗚……”
“庫嗤庫嗤庫嗤!”
京城火車站,一列火車隨著一聲鳴笛,車頭煙囪上噴出濃濃的黑煙,又有蒸騰的水汽四起,火車緩緩駛入了車站。
隨著兩年前科學院發明出大動力的雙動作蒸汽機,并利用飛輪解決了蒸汽機運轉的穩定性問題,又研究出平行運動連桿機構,離心式調速器和節氣閥和配套用壓力計,完成了新一代蒸汽機質的飛躍,在紡織、采礦、冶煉和交通運輸等方面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后,大燕的國力,再度迎來爆炸式的增長!
京城開往粵州的火車軌道雖然還未鋪設完畢,因為長江天塹的阻攔……
以當前的技術底蘊,距離在長江上搭建一架鋼鐵大橋,似乎還差了些。
為了解決這座橋,太子李鑾去歲在皇家科學院整整住了八個月的時間,到了年末方出來,隨后帶齊人手,親赴漢口,半年后才歸來,應該是有了好的結果……
雖然還不知道何時能溝通天塹,但是不管如何,京城至漢口、漢口至粵的鐵路已經開通。
只此兩段鐵路的開通,再加上新式蒸汽機火車的應用,帶來的驚喜,就足以驚動大燕!
這兩段鐵路,目前最大的用途有三:其一,人力運轉。
北面土地貧瘠之地的人口遷移前往藩土,是大燕很長時間內的國策。
而過往,北地至最近的出海口,都要很久。
且從津門或者申城、即墨等出??诔龊#@好大一圈后才能西向。
但火車開通后,半年的路程,卻能壓縮在半個月乃至十天內完成,這近乎奇跡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人口遷移的步伐。
其次,新鐵軌的鋪設。
鐵軌的鋪設,尤其是復線的鋪設,最難處就在于沿途物資的供給,譬如鐵軌、枕木、沙石。
而已經鋪就開通的鐵路,將會極大的方便物資的供應,以及人員的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