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為時尚早
朱爸皺眉,有些不太認(rèn)同。
因為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還有后邊半句但又不是簡單的重復(fù)’。
但他也沒急著表態(tài)。
杜飛則接著道:“如果剝開歷史,我覺著最有參考價值的,應(yīng)該是明初的洪武時期。”
朱爸眉頭皺的更深,發(fā)現(xiàn)杜飛停頓下來,點點頭道:“接著說。”
剛才拋出觀點,如果朱爸并不認(rèn)同,下邊的話也就不用說了。
但既然朱爸想聽,杜飛索性就賣弄一下:“朱元璋同樣出身底層,雄才大略,見過真正的民間疾苦,擁有無與倫比的意志,有強(qiáng)烈的愿望,希望他的臣民,能過上公平富庶的生活。在洪武年間,屢屢興起大案,從胡惟庸,到李善長,再到藍(lán)玉,動輒牽連數(shù)萬人,朱元璋的目的是什么?”
因為朱爸本身姓朱,對明史格外了解。
但他猜到,杜飛肯定別有見解。
杜飛道:“其實說白了,他就是為了遏制明初,勛貴j層擴(kuò)張,避免王朝被不受限制的勛貴j層吞噬,避免大明重蹈漢唐宋元的覆轍。之所以下手這么狠,就是為了立下標(biāo)桿,到了子孫后代,即便打個折扣,也能震懾宵小。”
朱爸心中一凜:“你是說現(xiàn)在”
杜飛道:“要說歷代開國皇帝,我最佩服兩個人,一個秦始皇,一個朱洪武。其他開國皇帝,諸如劉邦、李淵、趙匡胤,從未想過在根本上改變什么。
秦始皇,廢除分封,推行郡縣,修筑馳道,使華夏進(jìn)入新的紀(jì)元,奠定了大一統(tǒng)的基礎(chǔ)。朱元璋則是想以皇權(quán)鎮(zhèn)壓整個地主官僚,能讓天下草民,有田中,有飯吃,不至于將來再揭竿而起。”
朱爸仔細(xì)聽著,雖然不完全贊同杜飛的說法,卻聽出了杜飛借古喻今的言外之意。
緊接著,杜飛話鋒一轉(zhuǎn):“但最終怎么樣?明朝依然亡在276年頭上,沒有邁過三百年這道坎兒,顯然朱元璋失敗了。為什么失敗,原因有很多,咱今天也不討論。”
杜飛緩了口氣,注視著朱爸:“回到站隊問題,朱元璋的太子早天…”
說到太子,朱爸不由得渾身一顫,眼中閃過一絲無奈,嘆道:“若非朱標(biāo)早死,哪有靖難之役,空耗國力,勞民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