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第272章 示警
說到這里,他臉上現出怒色,道:“回來的人報說,此等謠傳,應該出自鷹揚府校尉李定方之口,為誰主使,除非將人捉起來,不然的話,那就是查無可查了。”
“不過,那李定方應該是李兄的侄兒吧?如何能行這等害人害己之事?李藥王那廝也不管管嗎?還是說,李兄得罪了宇文閥?或是有人欲謀李淵,這是在羅織罪名?”
李靖聽了這些,心臟差點沒停了,后背寒毛往起豎了又豎。
他都倒霉成這樣了,還有人在伸腳死命的踩……嗯,這也只能安慰性的說一句,大難不死必有后福了。
也可以這么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巴拉巴拉。
孟子說的其實非常有道理,因為倒霉慣了的人都會擁有一顆堅強的心。
像李靖倒霉了二十多年,那成就更是遠非常人可比。
心理承受能力你根本想象不到底線。
很快,他就鎮定了下來,心念電轉間,先就狐疑的看著眼前這位。
這位韋氏子,被他那瞬間轉為陰沉,卻又如刀鋒般的銳利目光,看的當即肩膀一縮。
是的,在宦海沉浮多年,幾經起落,又曾經歷過大軍殺伐的李靖面前,他就像個快言快語的孩子。
沒事兒的時候,李靖像個寬容長者,一旦觸犯,瞬間李靖就成為了一個嚴厲的長輩。
韋節如坐針氈,遂順勢站起身來,深深一禮,道:“李兄莫要多疑,當年在太學時,李兄對我有相護之恩,至今猶記,李兄曾言于小弟,男兒在世,怎能因嫡庶之分,而置自身于卑微之地。”
“小弟少時悲苦,為人欺凌,從不曾有人跟小弟說過這些,點滴恩情,小弟都記在心里了。”
“如今有人欲不利于李兄,小弟位卑職輕,不能相助,只能實言相告,讓李兄早做些準備……之后李兄若有用得上小弟之處,只管說來,小弟定盡心竭力,為李兄辦好。”
李靖沉吟不語,看了他良久,才擺了擺手,“賢弟坐下說話。”
待韋節落座,李靖才搖頭感慨道:“李靖當年在京師交游頗多,不想,卻只以無意之語,得一知己之人,這世間之事,真是難以料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