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發榜
白首窮經通秘義,青山養老度危時……
說的多好,可讀書人總是那么口不對心。
………………
而明經科一旦中第,文壇之中也自會有你一席之地,這才是讀書人愿意皓首窮經的原因所在。
更讓士子們振奮的是,大唐的科舉和傳聞中前隋時的科考不太一樣,朝廷和各地官府明顯更為重視。
那么科舉考出來的進士許就能得重用,這和他們去年試試探探參加科舉,之前又受到很多告誡時想象的很不一樣。
之前的那場風波也說明了這一點,所以到了這會,參考士子們的心氣和剛剛來京時是完全不同的。
………………
李義琰比較鎮定,還知道開玩笑,“你們兩個可莫要再說了,再這么說下去,俺哪里受得?最好是都考上,不然的話還得騎著那頭瘦驢回河北,也不知到時是驢子先倒下還是人先……”
其他兩位聽了都沒笑,反而背后一涼。
李上德又叨咕,“不管中不中,俺是不打算回去了,不中的話,俺就在長安入幕,當個刀筆之吏也在所不惜。”
李義琛嘆息一聲,他要是不中的話……是要回去的,叔父老了,養育之恩還未曾報答,膝下可不能無人供養……
“來了來了。”
人群騷動了起來,維持秩序的衙役也開始連聲吆喝,防止踩踏的慘劇發生。
………………
文院前面,銅鑼連聲,禮部的官員邁著穩重的步伐從人群中走過,親手把兩張榜單帖到了豎起來的文榜之上,供人觀瞧。
陽光的照耀之下,榜單上的一個個名字好像都在散發著金光。
這一刻有那么些神圣的味道,士子們反而安靜了下來,沒有一股腦的沖到榜單之下觀看,而是好像觀景一般陸續上前瀏覽。
唐初士子的風范在這一刻落下了后來那些讀書人一個大唐。
一些人看見了自己的名字,有的敲敲胸膛,有的則給其他人施禮,表示自己占了先手,很是慚愧,流露出來的不是得意洋洋,而是承讓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