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大帝的完全體
自此,帝國的變革進入了快車道。
李龍興辦成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最艱難的骨頭啃了下來。
帝國中,除了三位“總攬”總督之外,所有的總督被都解除了兵權。
最高軍部和各大地區的統帥府接管了總督的地方軍隊,大量的權力被收歸到最高長老會中。
最高評議會和帝國政監院的觸角終于能深入各大州,州長也開始在各大州設置。
更多的總督權力,被分攤到了州政廳中。
土皇帝的格局徹底消失了,李龍興迅速解除了貿易壁壘,統一了各地律令,廢除了地區制,統一使用帝國的規范,禁止地區私自加稅。
直到如今,帝國才像是一個整體了。
各地的商品開始無障礙的流通,原本屬于總督的利益被分攤,而隨著李龍興的《禁止權法案》的推行,使用職權干涉經濟的事情也越來越少。
民間經濟空前的活躍起來,帝國公民再也不用擔心他們辛辛苦苦積累的家產被掠奪一空,再也不用擔心好不容易起來的產業被強行占據,更不用擔心遭受無妄之災,死無全尸。
隨后,李龍興又開始嚴格管理帝國的官吏制度,明確升降級原則,強力破除裙帶關系,更加放開帝國平民考入帝國官吏的門檻。
將三年一次的帝國大公考改成每年兩次,并更新了淘汰機制。
這使得部分集團對帝國官吏的壟斷被打破了,長老的權威遠遠不如昔日,但他們的權力依然極高,只不過是許多事情以前可以明面來做,現在只能轉入暗面了。
李龍興擴大社會福利和指定最低工資的行為也嚴重損害了帝國貴族集團的利益,《經濟振興計劃》只是偏向民間,對他們沒有任何助益。
帝國公民權更是破壞了各大奴隸集團的利益,原本吃香喝辣的老板現在紛紛開始哀號起來,原本活得不知道有多滋潤的官吏更是開始集體反對李龍興的新政。
但是,他們的反對被平民們反對,億萬人的聲音總是比一小撮人的聲音要大。
李龍興趁機開始改革帝國國會,要求帝國國會成員中要有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