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捅個窟窿!
“還是有本質區別的,躺平那是隨波逐流,可這最起碼,你還要行船,向目的不停行進。而且有時候,你還得在迷霧里探索……”
“行了,再說下去,你都可以比得上頂天立地這個詞了。”
兩人正說著,突然彼此手機上都傳來了一聲哨音。
兩人面面相覷,趕忙拿出手機來。
確定了是來自于設置了特別鈴聲提醒的高樹人的訊息。
“這是什么?”
“高先生寫得……劇本?”
“嗯!?”
……
在京城的一家私人茶室,由劉啟榮王向川邀請的專家教授齊聚,如今這些屬于歷史文化,古代文學,還有戲劇藝術專業的教授坐在案頭,翻閱著面前的那一疊紙頁,臉上或露出沉思,或是欣喜,或者見到什么驚異的內容,又覺振奮。
劉啟榮看著眼前的眾人,道,“大家覺得怎么樣?三天前提交給了各位,今天開個碰頭會,大家可以做一下評估。”
那位研究古代文學的大家道,“目前世面上對西游故事的版本雜而眾多,不一相同,這里面一般以汪、黃二人的《新鐫出像古本西游證道書》為主,只是這書中多于闡述儒釋道三教同源的理念,而其他版本,又偏晦暗,諸如《世說本》,可以說是封建迷信教材,其中記錄諸多丹道修煉法門,還真有依樣煉丹把自己給吃死了的。
《楊本》則玄奇駁雜,收錄了很多地理游記,怪誕志異,但也無法為西游故事界定標記,目前整個西游體系還是以各代民間傳說匯總為主,然而這個故事,到讓我看到了撰作者對西游故事融會貫通的解讀,甚至建立出了完整的脈絡體系。
雖說只是文學劇本的方式,但其中所展現出來的深厚功力,沒有幾十年研究西游各本,匯總各個典故,絕對形成不了這樣的故事!”
那名青大歷史文化系教授點頭,“西游史觀中,確實體系混亂,當然這也和各地的人解讀西游故事的風土人情不同,就好比玉皇大帝,在各版本西游故事里,都有不同的形象,和孫悟空對立時的情節也大多不同。
有的是讓天兵下界拿妖,有的又是哄騙上界誘之以利抓捕。
而這個版本中,先冊封弼馬溫,又讓孫猴子反下界聯合各路妖王扯大旗,后來又打上天宮,匯合各家版本長處,還原一個活靈活現的妖猴大圣形象,實屬精彩,不瞞你說,當初收到你這又讓我們專家顧問團把關劇本的時候,我是沒什么興趣的,那時候正在改幾個學生的作業,讓人煩悶,可打開你給的劇本一看,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還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