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全軍覆沒?
這里面尤其以那位以文藝評論員成為電協會員的王丘同為最甚。話語最為犀利,評判陳一聞團隊的時候最不留情面。
“這種風格,如果我是在影院,看不了三分鐘就呆不下去了了,我提前離場。”
其實在拍攝基地里,一些拍攝任務的完成陳一聞團隊都還很不錯,看得出負責攝影的劉昱很有想法,能搞出自己的創意,這讓圓桌嘉賓在看到這些素材的時候也會驚嘆,“這個劉昱很聰明!”“是個人才!”“他不拘泥于常規拍攝技術知道嗎,他會依照陳一聞的要求,自己去發揮!”
關鍵王丘同這樣的專業評審也拿的出理由來,總而言之就是哪個哪個拍攝教科書級的攝影技巧,是如何處理的。哪部奧斯卡最佳攝影作品手法是如何,現場大眾評審們按照個人喜好投票,對于陳一聞團隊的評分還是很高,但畢竟人家是電協派下來的專業評審,人家能動輒冒出一大堆學術研究和過往慣例用來做參考,讓一般現場評審們即便有些不忿,也有些拿不定,畢竟專業人士有專業上的要求,他們也無法反駁。
若換成其他節目,大概會覺得這是評審要玩砸這個節目,不會有制作方這么愚蠢。但這是競技類綜藝,就有專業評審介入,專業評審偏偏都是電協指派,人家是不需要對你節目負責的,拿得是電協的工資,雖說私底下有制片人給專業評審一些私下交易的勾當,當然這種事明令禁止,然而總有法子可以規避那些法條。
可不失敗嗎。
如今人家電協直接給予反擊。而且還有理有據,因為從專業的角度,他們團隊確實是參與整個節目的各大團隊中,最為業余的。
甚至就連圓桌嘉賓們對于屢次看好陳一聞團隊的成片效果,卻屢次被專業評審直接打到最低排名結果的錯愕,即便是在做節目,他們也都透露出了一些不滿的情緒來。
圓桌嘉賓和現場演播大廳專業評審觀點如此對立的情況,還比較少。一般無論明星嘉賓還是大眾評審,對于電協派遣的專業評審還是帶著敬意和尊重的。一般也以對方的表述評判為準,不會引起太大的爭議。
但人家現在擺明了無視那些面子上的東西,就要當眾在你的節目上削你陳一聞,你能怎么樣?
林園團隊第一,賈立波第二,丁詩媚也在前三徘徊,陳一聞團隊墊底。
最終拍攝對決是綜藝的最重磅環節,這些經過技能比武的團隊們將迎來終極考驗,即制作出他們的電影。
各大團隊在接下來的拍攝周期中,會獨立制作出一部電影,最后進行對決。
專業評審席上,王丘同穿著條紋小西裝,領結處是個紅色領帶,上衣兜別著朵紅色小胸花,他翹著二郎腿,和身邊兩個評審交流著。
作為評論人加入電協的唯一人,他很清楚,走到今天這一步,他經歷了很多的“交換”。
人總是要做事的,一個人又怎么可能改變世界,都是大勢的螺絲釘,只能隨著掌握能量的大人物起舞,大人物要捧人的時候,自己可能就需要去吹捧,大人物要收拾人的時候,自己也需要找到對方的破綻。
你以為世界是你的?那么這個世界就會讓你撞一回南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