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天師修行法
灌溉中岳,
《消魔經》鼻欲得按其左右,唯令無數。令人氣平。所謂灌溉中岳,名書帝録。
俯按山源,
紫微夫人云:俯按山源,是鼻下人中之本;側在鼻下小谷中也。楚莊公時,市長宋來子常酒掃一市,常歌曰:天庭發雙華,山源障陰邪。清晨按天馬,來詣太清家。真人無那隱,又以滅百邪,常歌此乞食,一市無人解其歌者。乞食公,西岳真人馮延壽也,周宣王時史官也。手為天馬,鼻為山源。每經危險之路,廟貌之間,心中有疑忌之意者,乃先反舌內向,咽津一二過畢,以左手第二第三指,攝兩鼻孔下人中之本,鼻中隔孔之內際。鼻中隔之際曰山源,一名鬼井,一名神池一名魂臺。手按山源則鬼井閉門,手薄神池則邪根散分,手臨魂臺則玉真守關。於是感激靈根,天獸來衛,千精震伏,莫干我炁,此自然之理使然也。鼻下山源,是一身之武津、真邪之通府。守真者所以遏萬邪,在我運攝之耳。
營治城廓。
《消魔經》云:耳欲得數,按抑左右,令無數,使人聰徹。所謂營治城廓,名書皇籍。
擊探天鼓,
天鼓者,耳中聲也。以兩手心緊按耳門,以指擊其腦戶,常欲其聲壯盛,相續不散。一日三探,有益於下丹田。或聲散不續無壯盛者,即元氣不集,宜整之。
拭摩神庭。
《真諸》云:面者,神之庭各發者,腦之華。心悲即面焦,腦減則發素。《太素丹經》云:一面之上,常欲得兩手摩拭之,使熱高下隨形,皆使極匝。令人面有光澤,皺斑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所謂山澤通氣,常盈不沒。又云:勤而行之,手不離面乃佳。
上朝三元,
《真誥》云:順手摩發,如理櫛之狀,使發不白。以兩手乘額上,謂之手朝三元,固腦堅發之道也。頭四面,以手乘之,順發就結,唯令多也。《黃庭經》云..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圓一寸處其中。
下摩生門。
《黃庭經》云:兩部水王對生門。生門者,臍也。閉內氣,鼓小腹,令滿,以手摩一周天。
山巔取水,
此在口訣。氣海與腎相連,屬壬癸水,性就下水,歸於海。不能獨升,必以陽配。陽既下臨,陰即上報。故化為云霧,蒸為甘雨,潤澤桔槁,百骸九竅,無所不達。煙蘿子所謂:火逼水云,濛濛五行,相運會成功。啟玄子亦云:無出則不入,無降則無升。
海底覓火。
此在口訣。世人不蒙師授,多將心火為火。火屬神,且內中鑪鼎在心下,得心火為火,其火在鼎上。千經萬論言:火從下發,未聞火從上來《周易》卦有水火既濟。是上水下火,火自臍下起,水在鼎中生,故曰上水下火。訣云:但從山頭取水,海底起火,重陽中取汞,重陰中取鉛,故行有路,取有時。世人竊用其道,不受口訣,反受其病。《通真子歌》云:解接無根木,能挑海底燈。古歌亦曰:還丹修煉本無形,元火烹來即漸成。須信神仙路咫尺,朗然飛步上青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