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撤兵(4k2合1)
趙玖以下,呂好問、汪伯彥,還有一大堆人似懂非懂。
“那他們是從東路沂水方向撤回還是要從西路濟州撤回?”趙玖忽然想起昨日韓世忠說的事情,不免再問。“如何往正北而去?”
“不好說!”這次不是楊沂中,而是最近開始重新活躍的御營都統制王淵在搶答。“回稟官家,從東走還是西走,須看金軍是否往東渡過渦河,而此地正北,乃是蒙城,蒙城居于渦河畔,得金軍到了彼處才能見分曉……”
眾人恍然頷首。
而趙玖復又追問不及:“可能派出哨騎監視?”
“自然可以!”王淵當即應聲。“但須等后軍拔營。”
趙玖終于不再多問。
不過,趙玖不問,有人卻忍不住插嘴了:“官家,臣中書舍人胡寅冒昧以聞,韓世忠、張俊昨日方才說梁山泊大捷不足以迅速動搖金兀術,為何金兀術今日便匆匆而走?”
“臣翰林學士林景默,同有此問。”小林學士也趕緊出聲,而且說得更加直接、更加不客氣。“是不是兩位韓張兩位聞得岳、張等將有此大勝,又受賞鎮撫使,心中妒忌,故意貶低梁山泊大捷?”
趙玖心中微動。
說實話,趙官家心里也明白,以韓世忠和張俊西軍老痞子的作風,干出這種事情實屬尋常,小林學士和胡舍人的質詢也算是言出有理。當然了,他更清楚的一點是,小林學士和胡寅其實也沒什么惡意,他們只是在學趙鼎和張浚,各自為各自保舉的武臣張目,是想提醒他趙官家,金兀術撤退還是跟梁山泊大捷有直接關系,不是別的!
只是,明白歸明白,胡寅還好,這小林學士上來說這么直接,他這個官家反而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是該承認韓張兩人無恥,還是否認岳飛、張榮的功勞?
“好教林學士與胡舍人知道。”就在這時,御史中丞張浚忽然適時開口。“此事之所以有誤判,并非是韓張二位將軍妒賢嫉能,而是力有未逮……須知道,昨日進言此事的韓統制雖然通曉軍事,卻不懂政治人心。”
趙玖微微挑眉,胡寅和林景默也各自靜聽。
“尤其是林學士,你入行在稍晚,并不曉得,這金兀術此番出兵乃是官家親自來淮甸坐鎮誘來的,算是擅自出兵!從軍略上而言,韓統制并無錯判,只是他忘了金兀術雖是堂堂金國四太子,卻也受制于當今金國國主嫡屬完顏撻懶。此番身后出了這等大事,或許軍略上不足以急切退兵,但身后撻懶的催促要不要考慮?而且前后丟了七千兵,頓足于淮甸幾乎兩月,殊無進展,要不要憂慮回國后被金國國主與完顏粘罕,乃至于他兩個兄長責備?”
張浚侃侃而談,胡寅閉口不言,小林學士幾度想要反駁卻都無話可說,至于其余行在要員,則紛紛頷首,認可了張浚這番很符合他們認知的金人退兵推論。
至于趙玖,雖然被解圍,卻意外的沒有多言。
就這樣,眾人紛紛散去,下蔡城、八公山,外加淮上水軍見到金軍撤退,紛紛歡呼雀躍不提;只說當日晚間,趙玖用過晚飯,先往龍纛下遙望對岸金營燈火,沉思許久,復又轉入帳中歇息,但躺了足足一刻鐘,卻終于是按捺不住心中疑慮,臨時起身,就在榻上喚來了楊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