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排名
這是宋代進士科加殿試大擴軍的典型后果。
實際上,這年頭榜眼都是有兩個的,因為第二名和第三名在貼出的榜單上正好居于狀元左右,所以才得名榜眼……要是只有一個,那叫獨眼龍。
至于探花,也是指進士中最年輕、俊氣的兩人,跟殿試后的慶祝活動有關系。
而所謂狀元、榜眼、探花專指前三人,并不可靠,只能大約猜度,應該是從明代三鼎甲制度確立以后才形成的風俗。
那么換句話說,趙官家到底是小心眼發作,看到那個什么‘祖宗’之后,心里不爽,把人家胡銓從第一挪到第三,最后給挪到第五去了。
不過,不得不說,胡銓的殿試文章實在是太出位了,此篇之后再看其他文章都顯得索然無味。
實際上,待到下午時分,隨著六百零二篇文章盡數送達,一眾準進士或忐忑或自信出西華門而歸太學,眼瞅還得再等幾日放榜,卻不知這邊皇儀殿內,大宋皇帝和宰執重臣們早已經從簡從速得了大略結果。
畢竟嘛,五甲五等,第一等和第二等為進士及第,第三等地四等為進士出身,第五等為同進士出身。
先分等再排名就是了,因為除了前五名外,本身排名其實也不是很重要。
其中,岳飛被選在了第三等靠前位置,也就是六百人中一百多名的樣子,算是取了一個靠前的進士出身;而曲端卻是入了第二等后半截,得了一個進士及第……
趙玖大約一看,便曉得是怎么回事了,這跟內容無關,卻是跟文章引經據典,是否緊扣儒家經義有系。
在這方面,岳飛雖然天賦異稟,文學上進步極大,但畢竟半路出家,跟曲端這種很早便有文名,知道做官樣文章是怎么回事的人相比,卻未免吃了虧。
不過也無所謂了,趙玖又不是真要給岳飛個狀元,甚至這個排名反而正好讓曲大去給岳鵬舉當擋箭牌。
所以只是一看,趙官家便不再理會了。
而接下來,趙官家照例是要排列一下一甲順序,并給二甲點個頭名才能退場的,但此時他興趣已失,便也只是隨意排列了一下。
前五個人,第五名胡銓不提,其余四人,一個喚做李易,一個喚做王大寶,一個喚做趙伯藥,最后一個喚做虞允文。
其中,虞允文年紀最小,看名錄只有二十歲,如此年紀,若樣子長得再不差,便應該今科最靚探花郎之一了……被趙玖直接擺在第四。
而其余三人,也就是一個狀元倆榜眼,趙官家原本覺得王大寶這名字親切,準備點為狀元的,卻被朱勝非提醒,那位趙伯藥居然是宗室子弟,乃是太祖皇帝次子趙德昭那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