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名使(續)
但毫無疑問,趙官家絕對不會是第一時間知曉的那個。
“岳節度。”
德順軍境內,好水川南,中安堡內,被幾名在座武將以目光催促之后,御營騎軍副都統劉鍂終于對著首座上的那名大小眼將軍開口以對。“末將以為,可以動了!”
“怎么說?”岳飛端坐首位,面色不變,身形不動,直接反問。
“從時間來看,耶律大石應該最少出兵大半月了。”
劉鍂認真以對,堪稱井井有條:“河西通道共六郡,沙州、瓜州、甘州、肅州、涼州,還有卓羅和南軍司(蘭州北部,宋與西夏隔黃河分據),長兩千里,按照情報,耶律大石三萬部眾多是騎兵,便是后勤也有大批駱駝,若進展妥當……也沒理由不妥當……此時足以行進九百里到千余里了,然后至少打下肅州,以臨甘州。”
“而甘州是西夏在河西設置的軍司所在,也是駐扎了西夏在河西主要兵馬的所在……末將冒昧猜度,此時耶律大石應該正在甘州……或者已經得勝,或者還在作戰,但甘州那些兵馬猝然遇襲,怎么可能是三萬契丹大軍的對手?十之八九應該是耶律大石快要得手的多些。”
“而一旦甘州得手,再過胭脂山,便是涼州了……岳節度,咱們三萬兵馬,只有一半是騎兵,速度根本比不上契丹人,此時再不動,怕是不能取卓羅城,以全蘭州,不能全蘭州,如何能確保契丹人向北而非向東?須知道,契丹人狼子野心,也不是什么好相與的。”
岳飛終于微微頷首,卻依然不發一言。
“不光是要防著契丹人,也是要助契丹人一臂之力的意思。”西軍宿將、御營中軍統制官張景也適時出言。“按照節度與曲都統、劉副都統、王副都統五日前所傳密旨,我等首要之事還是要打通河西,與契丹人連結……無論如何,助耶律大石得勝河西才能考量其他事宜……此時出戰,去攻卓羅城,也是阻攔西夏援兵向西而去的意思。”
聽其言語,岳、曲、王、劉四人,直到五日前方才向統制一級的軍官傳達了作戰意圖。
而聽完張景言語,岳飛聞言扭頭看向了立在窗邊的一人,終于出言:“曲都統如何看?”
負手望著窗外的曲端直
接回頭,卻是嗤笑一聲:“岳節度讓我看甚?”
“自然是劉、張兩位將軍言語,是否中肯。”岳飛誠懇相對。“我雖為此戰主帥,卻非是關西人,此間地理人情風俗,都比不上諸位,正要聽曲都統判斷。”
“沒什么好判斷的。”曲端依然負手冷笑。“劉二與老張所言,有道理當然是有道理,但關西**求功心切,私心滿滿,劉二一心想把自家老大撈回來,老張家里人口多,想攢功勞提攜后輩,讓自家多出兩個統制官……這些事情,又如何能瞞過節度?說到底,此時局勢就是這般,節度想出兵自出兵,用不著我來給節度敲邊鼓;若是心中有計量,不想出兵,直接說來,我自替節度罵幾句便是。”
劉鍂與張景對視一眼,習慣性的沉默了下來。
岳飛同樣沉默了一下,方才再問:“咱們此時從此處動身,全軍往卓羅城(蘭州北面)而去,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