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加冕
耶律大石聞言一聲不吭,只是回頭相顧身側諸將,而幾名契丹將領見狀,臉色更加難看,一時無人應聲,氣氛再度有些緊張起來。
趙玖面色不變,只是隨著耶律大石扭頭,將目光從蕭斡里剌諸將身上一一掃過,原本憤然的幾人被這位官家一一看下來,然后居然一一低頭,一時竟無一人敢與之對視。
就這樣,一直看到最后的耶律奴哥身上,這位官家方才滿意頷首:“若是你們都應下了,朕還有一言……河套這邊,不光是要悉心防守,以后還要在兀剌海城開個長久市場,三家互通有互,所以須用個有見識知大局的將領才妥當,朕以為不妨以耶律余睹將軍統攬河套、天德、云內……這位奴哥將軍初來乍到,又在云內經營多年,朕反而信不過,還請大石林牙將他帶走!”
大石以下,諸多契丹將領聞言抬頭,然后又齊齊看向了耶律余睹與耶律奴哥,二人各自張口欲言,但皆無所言。
趙玖見狀再度滿意頷首:“如此說來,咱們便再無分歧了……時間差不多了,一起去祭祀吧!”
說著,這位趙宋官家直接起身離開,片刻后從帳中出來時便已經換上了一件大紅袍子和硬翅幞頭,然后便直接往祭壇方向而去,而趙宋皇帝既然起身,此處諸多宋將、宋臣也都紛紛起身隨從,旋即,早就不耐煩的兩位蒙古首領也都起身,見此形狀,耶律大石停了片刻,終于也帶領諸契丹將領站了起來。
高昌王畢勒哥長呼了一口氣,也趕緊起身相隨。
儀式非常簡單和粗糙,祭壇雖然是圓形的,卻只是倉促磊成,青牛、白馬也沒有,只是奉上三牲,所謂冕旒趙官家也只有一套,更是不可能倉促送來,而兩位蒙兀首領就更是隨意……他們原本以為只要歃血就行了呢。
但不管如何,以這年頭對天地的敬畏,幾家軍政實體的首領匯聚一處,想要約個盟約,總得經此一遭,才算是對天下有所交代。
貢品奉上,日頭正盛,趙玖當仁不讓,居中靠前而立,耶律大石落后一步,兩位蒙兀頭領雖然看起來混賬,而且已經喝了半日的酒,但此時也沒有誰越過去捋誰的胡子。
而眾人立定,便有中書舍人呂本中給國際友人鄭知常送上了一摞祭文。
真的一摞祭文!
鄭知常怔了半晌,方才醒悟手中全是祭文,然后卻是硬著頭皮,頂著烈日開始宣讀:
“自炎黃之后……堯舜禹相傳,大禹以治水功天下,受位,其子夏啟開家天下,三代以下,中國遂有夏……又有商繼……武王伐紂,周乃有天下……至穆王之孫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后有齊桓公出,尊王攘夷,九盟諸侯,中國方安……”
祭文是呂本中動筆而成,趙玖親自潤色的,然而此時鄭知常讀來,眾人聽來,卻宛如在聽中國歷史一般,乃是從炎黃到堯舜禹,然后夏商周秦漢南北唐五代一并順了下來,中間大事居然一件不少……而且這個過程中,光是中國這個詞就重復出現了不下數十遍,一點都不講究文采上盡量避免重復的設定。
講實話,就這個祭文,知道的自然知道這是在祭祀天地,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做中國歷史啟蒙教材呢!
不過,讀到后來,眾人方才漸漸醒悟,這不是在講歷史,而是通過講歷史來列家譜!
“及至唐后,裂國十余,并于宋、遼,遺于蒙古、高麗……高昌者,漢之外孫也!”鄭知常讀到這里,早已經掀開了十幾頁,累的是口干舌燥,汗如雨下,但卻根本不敢稍停。“故曰,中國之傳如線,清晰可列,未嘗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