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回應
“官家處置極為妥當。”走廊上,隔著幾案盤腿坐在趙官家對面的呂好問看完奏疏,聽完說明,直接將奏疏恭敬擺到案上,這才一聲輕嘆。“想想前幾年,臣為公相時,官家凡事總是讓我等相忍為國,今日其實還是相忍為國……但要臣說,今日相忍,怕是要比往年更辛苦,因為彼時是不得不忍,而今日卻是可以不忍……正是因為可以不忍,這才艱難。”
旁邊廊中,幾名近臣,從呂本中到仁保忠再到楊沂中,還有范宗尹、劉晏,幾乎人人醒悟過來——官家這應該是來問呂相公如何處置李相公的,而呂相公明顯是要勸官家放過李公相。
相忍為國嘛,雖然可以不忍,但還是要忍。
不過,就在下一刻,趙官家卻當場失笑:“呂相公以為朕是來問該如何處置李相公的嗎?”
“官家不是此意嗎?”呂好問好奇相詢。
至于其余人,雖然沒說出口,卻也都在心中這般問了一遍。
“朕既然決定以邁開步子來回應李公相,就已經是準備輕輕放下他了。”趙玖搖頭感慨。“畢竟是朕登基后第一個相公,第一個公相,更是靖康以來的國家主戰旗幟……他對天下,對國家,對朕,都有大功,朕是不會讓他沒有好結果的!再說了,他也不是改弦易轍之輩,當然朝廷皆欲降,他那般主張自然是主戰派,今日朕欲從速北伐,他還是那般主張,自然就成了緩進派!”
言至此處,趙玖微微一頓,方才繼續言道:“更何況,朕也知道,他十之八九是先看到速度更快的邸報,然后再收到李經的信函,又過了幾日,才忽然得知李經在三月初一那日辦了外放,惱羞成怒、一時上頭之下,只以為是朕先蓄謀背棄了君臣默契,這才犯了混的。”
“官家大度。”呂好問微微在座中俯首,卻還是不免好奇。“可若如此,官家到底是為何來見臣,還將此事首尾告知于臣?”
趙玖端坐在對面,沉默了片刻,方才指著二人之間案上的奏疏認真相對:“朕只是想問問呂相公,你說,朕明明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肯定會放過李相公,也明明知道自己不會因為這個事情而停下分毫,反而會更堅決往前去走,但為什么還會在看到這封奏疏后那么生氣呢?”
當然是因為你這個官家覺得對方背叛了你!就好像李綱寫這封奏疏時是覺得你背叛了他一樣!
想昔日建炎初年,你們君臣二人絕對算是相忍為國,甚至有些同生死共患難之態,而不過數載,李伯紀便居然會因為一點點政見就對你這個官家產生了疑懼之心,以至于做出這種事情來。
這里面,固然有些誤會,也有李綱那個臭脾氣和孩視官家的老心態作祟,可無論如何,身為官家,忽然遭遇到這種事情,當然會覺得憤怒。
呂好問其實一瞬間便在心里有了答案,而且幾乎便要脫口而出,但話都到了嗓子眼里,卻又咽了回去。
然后,這位公相便只是定定盯住了趙官家,過了好一陣子,方才在漸漸成了雨絲,有了淅瀝聲的春雨之中,懇切相對:
“官家,臣就在此城之中,親眼看官家施為,三人成虎之事,絕不會發生在臣身上!”
此言一出,周圍近臣們幾乎齊齊呼吸粗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