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正詭
真是邸報召來的?邸報真的這么有用嗎?
一個問題撒下去,這么快就有這么多有用的法子出來?而且個個都比自己一黨設計的精妙?
至于趙鼎趙相公的心態,應該是介于李光與張浚之間的。
一方面是覺得有些法子還是有問題的,所以有一定抵觸心態,但另一方面,作為首相,那也是趙官家給的天大的知遇之恩,八輩子結草銜環都還不了的那種……所以從張浚當面言五事以后,趙相公不免有些堂堂都省首相只能淪為執行人,對不起趙官家優待,繼而有些不安之心。
而且,他也肯定不知道是誰在給趙官家出主意的,也正在疑神疑鬼。
甚至,林尚書自己也看透了自己的心態,他作為戶部尚書,作為張浚一黨的核心成員,作為建財工作的執行人,本來是有破釜沉舟為官家豁出去那種心態,卻不料半路上殺出一個程咬金,不僅搶了自己工作,而且連法子都比自己好、自己多,當然也有些不安,也有些心情復雜。
不過,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林尚書到底是個內秀的人物,當其他人陷入到種種復雜情緒之時,他卻已經率先脫出,并且鎖定了最大的嫌疑人。甚至,此人就在這石亭之中!
那就是,坐在他身側一聲不吭的工部尚書胡寅胡明仲!
想當年,胡明仲外放之前就已經是試御史中丞了,出去后更是關西五路轉運使,結果一回來卻與自己等人并列,甚至更差一籌——工部乃是最清閑的一部,工部尚書除了一個位階外,相對其他尚書而言,實權太少了。
當時,朝堂內部就有胡明仲反對官家出兵西夏,以至于被官家厭棄的傳聞。
但林景默卻對此嗤之以鼻……劉子羽還反對打堯山呢,趙官家不還是讓他步步高升?況且,誰也沒有胡寅是如何反對官家出兵西夏的詳情的,反而是大軍掃蕩西北時,人家胡明仲兢兢業業,確保了戰役前期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得漂漂亮亮。
這么一個人。
論資歷是當日太學三名臣之一,是官家第一批攏在手里的臣子,比自己資歷都深。
論立場,在胡銓掌握邸報前,素來是抗金立場最激進的那一位。
論操守,比不上趙相公,難道還比不上張相公這一黨,難道比不上自己?
執行力和魄力,當年人家挨了一頓鞭子,卻也奪了曲端兵權算什么?強行把吳玠愛將楊政拎到京城砍了又算什么?而且莫忘了,當今天下第一帥臣、延安郡王韓世忠可是對胡明仲最為服氣的,第二帥臣,官家的親家岳飛更是被此人保舉上來的。
這么一個人,本該回來直接進西府的才對。
當然了,為什么沒能做西府相公,除了年紀以外,避開官家第一心腹重臣的張浚恐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真要是胡寅也進了樞密院,成為宰執,以這位的性格和實力,當日靖康太學三名臣之間的戲碼,絕對比《水滸傳》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