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旨意
換言之,該決斷了。
“傳旨。”
片刻后,已經緩過氣來的趙官家忽然回頭,卻是面色坦然而嚴肅,直接對著身后河堤下密密麻麻的文武官員、近臣甲士下令。“詔御營前軍都統岳飛、御營右軍都統張俊、御營水軍張榮、御營海軍副都統李寶,合四軍九萬整為河北方面軍,加御營前軍都統岳飛為太保、河北元帥,節制洛陽以東戰線,統一進發河北。”
這是原本就定好的計劃,但此時趙官家平靜說來,周圍卻俱皆凜然起來,便是岳飛也晃了一晃,方才要上前拱手謝恩,準備遵旨聽令。
但立在河堤上的趙官家一言既出,如釋重負,卻是不等在場眾人反應過來,繼續下旨不停:
“詔御營中軍左副都統王德、右副都統酈瓊,御營騎軍都統曲端,旨意既到,即刻發本部全軍八萬依次向西,曲端先發,王德次之、酈瓊隨后,進發陜洛……告訴他們,兵貴神速,朕馬上隨軍趕上。”
“詔御營左軍都統韓世忠、御營中軍都統李彥仙、御營后軍都統吳玠,合三路軍十三萬為河東方面軍,以延安郡王韓世忠為太師,領河東元帥,統一進發河東。”
“詔御營中軍都統李彥仙出中條山,旨意既到,即刻合圍河中府,并聯絡太行義軍,與馬擴聯兵。”
“詔御營左軍都統韓世忠,即刻發全軍四萬渡河,進發河東,務必先取河中為前頭。”
“詔御營后軍都統吳玠,暫屯陜北,分兵叩呂梁、壓河外,聯絡契丹、蒙古諸部,蓄力以待河東戰機。”
“詔陜西路經略使胡世將、寧夏路經略使胡閎休、秦鳳路經略使趙開供給關西軍資,征召民夫,務必保障前方軍事通暢,再詔三人依前案發黨項輔兵五萬,再發青海蕃部,匯集前線,統一聽制于吳玠。”
“詔公相呂好問、都省首相趙鼎、副相劉汲、樞密使張浚、樞密副使陳規依舊制合秘閣、公閣總攬朝政。”
“詔樞密使張浚統攬東京以南,后方全國軍資調度、轉運。”
“樞密副使陳規領東京四壁防御大使,專心京畿防御。”
“詔工部尚書胡寅、兵部侍郎領都水監劉洪道依正副統攬前線軍資調度、分配、轉運、各地民夫征召。”
一氣說下來,趙玖居高臨下,平靜詢問下方密集群臣:“可還有遺漏?”
“萬俟卨……”王彥立即提醒。“按照備案,京東西路為東路主要后勤轉運,須讓萬俟憲臺統攬京東兩路后勤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