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快人快馬
說減員很多是這短短四五日,從那天雙方亂戰(zhàn)中相遇算起,幾乎無日不戰(zhàn),這對事實上一個三年沒打仗一個五年沒打仗的雙方主力部隊而言,無疑是有些倉促和麻木的……雙方好像都在拿戰(zhàn)士性命來恢復狀態(tài)熱身一般。
可與此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時代真的變了。
盡管數(shù)年未交手,但雙方再往前十年怎么著也是全面戰(zhàn)爭狀態(tài),軍事科技也基本上走到了中世紀的頂峰,尤其是雙方主力的甲胄,那個札甲,已經(jīng)到了堪稱恐怖的地步了,除非士氣崩塌,否則基本上只有女真人的貼身重箭、重甲騎兵長矛突刺,宋人的長柄大斧、神臂弓可以相互造成特定殺傷……所以,這些天打的很激烈也很頻繁是沒錯,但雙方的過半減員依然是頭兩天造成的。
所有這些看起來很驚人的減員,再比照著雙方龐大數(shù)量的軍隊,就更不值一提了。
不過,這種均勢只是眼下。
正如韓世忠說的那樣,金軍目前只有四個萬戶不錯,但算算日子,過幾天金軍全線反應過來,所有主力整備妥當,然后以援軍形式抵達,將會是北面五個萬戶,東南四個萬戶,多達九萬主力聚集在絳縣南北。
那到時候,稍有動作,便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形成決戰(zhàn)態(tài)勢。
可與此同時,宋軍這里卻出了一些差錯。
這倒不是指韓世忠吐槽的身后還有兩座大城沒有攻下——這件事情的確嚴重牽扯了宋軍主力的精力,比如說韓世忠需要留下兩萬人鎖住河東城,再比如酈瓊過河后,就只是分了一半兵馬過來,本人卻是親自去協(xié)助原李彥仙的部眾去強攻守軍很少的安邑城去了。
但是,這些根本就是早有預料的事情,宋軍也早就做好了在河東攻堅的準備,屬于戰(zhàn)略預判中的玩意……韓世忠說這事,本質上還是想吐槽李彥仙的冒進。
真正的問題,或者說計劃外的問題,其實出在馬擴身上……馬擴和他的部隊來的太快,也太多了。
這話聽起來就不像話,要沒有人家馬擴的極速來援,那天晚上指不定出什么大樂子呢,即便是韓世忠當時就在身后,也依然要無條件稱贊馬擴大軍的及時來援。
更何況這些日子馬擴的義軍承擔了相當多的工作,修筑甬道、溝壕,建立營寨,承擔向導人物,翻越山嶺偵查,全是他們做的。
但這不耽誤馬擴和其部義軍的迅速抵達確實造成了一個重問題……莫忘了,宋軍這次北伐根本是倉促的、提前的北伐,原定是明年春耕后再來,這意味宋廷即便是儲藏了過冬的軍需,也需要臨時改變計劃,臨時調略整備冬季物資。
而偏偏跟著馬擴下山的部隊又太多了,而且直接突兀出現(xiàn)在了第一線,再加上他們平素為了山野行動方便,什么基本裝備都無的,那造成的臨時后勤壓力就更大了。
更有甚者,早在開戰(zhàn)前,人家兵部侍郎領都水監(jiān)劉洪道就指出來,陜州這個地方,是黃河水道運輸?shù)淖畋∪跆帲w官家又不理人家的。
故此,幾廂作用之下,宋軍的后勤一時出現(xiàn)了一定的問題,便是酈瓊部之前的渡河都明顯受影響。
現(xiàn)在,偏偏又有些變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