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兵臨城下
那些年輕軍官不提,周圍這些近臣,幾乎人人欲言又止,不過,其中脾氣最別扭的王彥卻先是眉頭,繼而狀若有所思。
“現在營中大約是三四萬人,明日馬節度便該到了,吳都統不曉得什么時候能到……咱們以人力為準……先起砲,從咱們腳底下的城南面開始起,此面一律交給王卿你來處置!”趙玖如是吩咐。
“是!”王彥陡然精神一振。
“若人力過五萬,則同時設置攻城陣地,燒鹿砦、填壕溝、毀羊馬墻……從西面開始毀,該勸降勸降,該夜襲夜襲……仁卿你來負責。”
“喏。”仁保忠大喜過望。
“若人力過十萬,則同時三面起砲……到時候,城北給延安郡王,城東給李節度。”
“是。”
“若人力還能再多,就在城西挖河道,為河水解凍做準備,從西面攻城。”說著,趙官家看向了一個奇怪的人選。“到時候楊卿你來總攬此事。”
楊沂中怔了一下,旋即拱手:“臣曉得。”
王彥與仁保忠同樣怔了一下,然后二人各自似乎意識到了什么,卻只是不言。
一場奇怪的會議,從結果上來說,似乎沒什么問題,看人力飽和式攻擊嘛,但是,連幾位節度和軍中宿將都沒參與,就這么敲定了攻城的組織工作,卻未免顯得有些趙官家過于親力親為了。
事情當晚傳開,王德以下,諸多宿將多有怨言與疑惑。
更有大膽的隨軍進士,寫了奏疏,勸趙官家不要仿效本朝太宗皇帝故事,應當多信任大將云云,而不要用近臣云云……這當然只是個邊角料了。
實際上,更多更靠譜的傳聞也是有的,一個深入人心的說法是,趙官家并不是信不過諸位帥臣,而是說他在等御營后軍都統吳玠,遇到大場面,這位官家本質上還是更信得過這位吳節度一些,這一點,便是韓郡王和李節度,也早就心知肚明,所以才沒有說法的……而吳節度抵達之前,這些打下手的預備工作,交給近臣們處置也就無所謂了。
但這種小道消息,就不足言道了,尤其是從第二天開始,隨著圣旨下達,真得就開始起砲圍城了。
而且,隨著兵馬越來越多,攻城陣地的動作也越來越大,所有人都忙碌了起來。
趙官家臘月廿三日抵達城下,當日晚間城下便有四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