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傾訴
“吳卿。”趙玖終于失笑。“你是想繞著法的安慰朕,說朕和他們四人一樣,雖然也是臨陣患得患失,稍有焦慮疑心,可卻未嘗有失措之舉,那便是有些心思,又有何妨……對也不對?”
“陛下明鑒。”吳玠起身俯首相對,而此時,他身前湯碗已經沒有熱氣了。
“承吳卿好意了。”趙玖搖頭不止,笑意不減。“不過吳卿,朕跟他們真不一樣……”
吳玠心中怎么想的不知道,但面上卻是當即肅然:“臣曉得官家難處,比我等這些臣僚要麻煩千萬倍……天下大局,南北西東,方方面面,俱在官家思慮之中,而臣等只要顧得眼前便可,哪里是一回事?”
“后勤消耗太快了。”趙玖愈發搖頭。“甲胄和例行軍需倒充足,但糧草、車馬、衣料這些東西,朝廷其實大略是照著三十萬戰兵五十萬民夫一年的消耗來準備的,可偏偏變數太多……民夫消耗比想象中來的太多,而且河北那邊忽然就多了十幾萬流民,然后岳鵬舉忽然就要在大名府立幾十里的大寨,這些全都要流水一般的后勤……河東這邊也是,除了原定的數額外,人多了不過幾萬,身前身后的消耗卻成倍增長,還有馬擴的兵馬也比想象中來的多,再加上你此番過來,身后還有黨項人,還有契丹人、蒙古人的援軍,也都得是咱們拿錢糧來,就這還不知道能不能攔得住他們趁勢劫掠地方……真的太難了,朕也是真的憂心忡忡。”
暫時不統計開戰以來消耗減員,只說御營戰兵三十萬,河北九萬,河東二十一萬,現在還要算上契丹援軍一萬五、西蒙古援軍兩萬。民夫初時五十萬,現在按照趙官家說法,怕是不下六七十萬。除此之外,還有五六萬消耗比民夫大,比戰兵少的黨項輔兵……吳玠不用去算,心里大概也能知道,趙官家的說法怕是沒有半點夸大。
畢竟,誰都沒試過這種規模的戰事籌備……之前五路伐夏算一回,但一次,就是后勤崩了,這事吳大其實挺熟。
一念至此,吳玠也徹底嚴肅起來:“敢問官家,如此說來,糧草到底還有多少支撐?”
“具體有多少朕也一時不能報個準數,但之前消耗,比原來預計的多了五成,你們御營后軍和北面援軍一動,便是幾乎加倍。”趙玖給了個很恐怖,也很直觀的結果。
“也就是說,原來一年,現在估計只是半年多一點。”吳玠心中稍微一算,幾乎脫口而出。“已經開戰快三個月了……明年寒食節之前,一定要停戰?”
“差不多吧!”趙玖在座中感慨道。“那時候,便是還有兵馬,還有些錢糧,也得熄戰存力了……不然后續不用女真人,蒙古人、高麗人都會給咱們弄些大麻煩出來。有時候朕真不懂,為什么女真人、蒙古人就能撐住?”
因為他們不是王師,因為他們是內線作戰,因為他們隨身帶著牲畜群,喝羊奶、牛奶就可以,能一樣嗎?
吳玠心中無語,嘴上也不說這話,而是直接跳過,繼續詢問:“那敢問官家……這便是官家為何想要速速破太原城的緣故嗎?”
“是。”趙玖點頭應聲。“若能速破太原城,說不得還能趁著春日出河北決戰,以求全功。”
“但有句話,臣既然到了,還是要說的……太原城臣也不是沒來過,此城看起來小,卻在軍事上幾無破綻……尤其是汾水馬上就要化凍了。”吳玠誠懇拱手道。“官家,欲速則不達。”
“朕知道。”趙玖再度點頭,卻又忽然轉變了話題。“晉卿……你剛才說了半日其他帥臣的私心,也半推半就承認自己有私心,卻一直沒說自己私心到底是什么……你此行這般快,多少是聽到一些傳聞,說是朕準備行堯山故事,托河東戰局總略給你,所以才迫不及待來吧?”
吳玠略顯尷尬,但他哪里不曉得,在這位官家面前遮掩是沒有意義的。
于是,其人稍微一頓,便俯首承認:“臣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