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諫言
“老夫說一件事啊……一口氣十八個王爵,這封賞是不是稍微有些濫了?”一番沉寂之后,打破沉默的乃是刑部尚書馬伸。
“刑部多慮了!”御史中丞李光當即排眾而出,搶先而對。“這次封賞不比尋?!粍t是確切大勝,幾乎使金軍匹馬不得北返,繼而山河盡復就在眼前,莫說七個親王、十一個郡王,便是十七個、二十一個,封也就封了;二則嘛,刑部沒聽之前旨意上說嘛,這是官家陣前許諾……昔日成王一葉封唐而周公賀,敢問天子封諾難道是可以食言而肥的嗎?”
馬伸當即無言以對,甚至有些措手不及,因為李光反對的太快,太直接了。
“不錯,非但不能食言而肥,而且宜早不宜遲,宜寬不宜窄。”李光剛剛說完,便有人匆匆附和。
“要我說,刑部委實多慮了?!崩^而,就連樞相陳規也忍不住負手訕笑起來?!笆藗€王爵算什么?當年豐亨豫大的時候,光親王就幾十個,如今全都空出來了,兩河盡復,朝廷缺這點祿米嗎?再說了,這般封絕,反而能確定不是實封,無外乎是官家興不世之業,遂有不世之功,拿這個做個功勛排定,將來好上史書罷了?!?br/>
馬伸微微一怔,然后陡然醒悟,隨即閉口不言。
且說,馬伸是何等人也,他這個醒悟可不是說被這兩人一番話就講的心服口服。
事實上,他雖然對這個王爵太多而不滿,尤其是耶律余睹之后那兩個近臣因為什么‘始終如一’、‘十年相從’感到有些別扭,甚至他隱約覺得,解元和劉錡能封王,都是官家為了讓楊沂中和劉晏能封王而私心添上去堵人嘴的……但是,不滿歸不滿,這并不代表他會真在意這個爵位本身。
什么王爵?大宋朝的相公們只要不出事,退休了都有王爵,干的好的,弄個大國封王也是手拿把攥的事……而人家呂好問家里干脆是家傳的東萊郡王,和這種美事相比,更進一步的王爵都顯得有些畫蛇添足。
所以,便是準備扯一扯楊沂中、劉晏這二人,也不過是個引子。歸根到底,不過是趙官家一口氣封了那么多武將為王,馬伸有些擔心文武平衡被打破罷了。
但這不是李光和陳規直接跳出來說清楚了嗎?
趙官家這十年干的事業,如今起步也要跟光武并稱了,再干個三十年不出幺蛾子,指不定能跟秦皇唐宗掰掰腕子。
那么光武有云臺二十八功臣,唐宗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趙官家只有武將出身的十八王中興?
什么王爵,王爵不過是一種評價體系,代表了你的功勛和排序。
故此,有十八個武將,肯定還有十八個文臣??!
文武泰半,湊個三十六才舒坦啊,武將是戰前許諾,現在先封,等燕云一下,或者戰事了結,自然該論一論十八文臣了……你嫌棄十八個王爵多,豈不是相當于嫌棄十八個文臣功位多?
誠然,去掉劉錡、解元、楊沂中、劉晏,十四對二十八功臣似乎更妥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