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32:重生之道士下山——泗水停漲
一只鐵鳥轟鳴著從楊沂中頭頂上方飛了過去。
秋風颯颯,日暖斜陽,下午時分,淮西亳州的某處古典園林里正是光影交錯、氣爽溫煦。
“嘩啦……啪嗒!”
但就在這時,一名拖著大掃帚的年老道士卻不知從何處冒了出來,俯身幫忙將地上書本撿起,并順勢拖著大掃帚坐到了長椅上,然后隨手翻看起了此書……秋風陣陣,藍衣木髻,蒼顏白發,倒是讓剛剛睡醒的年輕男性心中一驚。
原來,此處乃是亳州渦陽,號稱老子故里的所在,此處園林更是倚靠著老子廟所建,遇到道士也是尋常之事了。
“這年頭確實少見認真看書的年輕人了。”大略翻看了幾頁后,可能是看不清或干脆看不懂的緣故,老道士很快便操著滿口的淮西口音將書本隔著背包遞還了過來。“其實為政嘛,自古以來都是相通的,懂大略就行,具體的東西反而沒用,你這書看對了。”
“本地人,二十一。”年輕人隨口言道,普通話中也漸漸帶了點淮西本地味道。“大學畢業剛工作,回家來辦點事,晚上火車再走,知道這邊安靜,就干脆來這邊耗著。”
話音未落,那年輕人便先忍不住失笑起來:“道長,我是本地人,你這話忽悠外地人就是了,忽悠我干嗎?誰不知道老子故里是隔壁鹿邑,咱們這個是假的?”
而年輕人大概也是無聊,也沒有放過對方意思,反而追問不及:“道長啥意思?咱們這兒是真的,鹿邑的是假的?人家那邊的老子廟可是從漢代到唐代再到宋代,一層疊一層,文物古跡層出不窮,門前的鐵柱子都有一千年的歷史……”
年輕人這才恍然再笑:“這倒是個道理,都是渦河邊上嘛,指不定老子活著的時候還是一家。”
年輕人連連敷衍頷首,心中卻是不屑……說白了,老子生在哪兒鬼才在乎,而老子故里之爭爭得分明是旅游資源和地方文化自信,老道士這么扯,就算是有幾分狡辯道理,可兩地政府肯定不認啊!握有大量真正文物古跡的鹿邑政府更不認啊!
不過,似乎是看出了年輕人的敷衍之意,老道士復又喋喋不休:“年輕人不要不信……咱們渦陽也是有真正的文物古跡的,那流星園里的九龍井是專家考證的春秋古物,僅此一口,不信你去瞅瞅。”
“年輕人稍等下!”老道見狀更加著急,干脆起身拄著掃帚說了實話。“那邊九龍井里掉了條狗,腿都傷了,咱使掃帚也夠不上來。照理說井寬的很,也就一人深,可咱年紀大了下去就上不來,得麻煩年輕人幫幫忙。”
“這不是怕你不答應嗎?”老道士也覺得尷尬,卻是直接抱著掃帚帶路了。“現在年輕人都不好說話。而且這狗咱本不想管的,但是它家人跟咱熟,經常請咱吃飯,現在他家里人都不在,咱總不好意思把人家狗扔在井底下眼睜睜的不管……”
說是副井,不過是為了湊齊老子出生時九龍井典故而強行打造的八座新井,并非古跡,而干脆是水泥打造,水泥封底,兩米方圓,不到兩米深罷了……與其說是井,倒不如說是個闊口的水泥坑。
見此形狀,年輕人只是微微蹙眉,便要直接放下背包一躍而下,然而,當他雙手撐住井沿時,卻不知為何,總覺得心中不愿去幫這個小忙,好像此番下井會死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