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終有一別(此卷終)
趙胤道:“回吧?!?br/>
時雍輕輕抬頭,看著站在人前的二人,再透過他們望向遠處連綿不絕的大青山。
秋季已盡,快要入冬了,山巒翠色變黃,萬物漸漸沉睡,連同那些埋藏的心事,悉數化在這片山峰里。
——————
歷史的車輪碾過這發黃的一頁,重新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光啟二十二年十月初三,寅時,兀良汗大軍集結完畢,拔營起寨,浩浩蕩蕩離開青山大營,往北而去。途經各個關隘要地,紛紛加強戒備,民間百姓則是懸掛經幡,燃放鞭炮,祭祖謝天。
當年兀良汗王阿木古郎與大晏皇帝趙胤于京師議盟,兩國和平了三十九年,如今巴圖匆匆南下又匆匆而返,民間各有揣測,無一不說這場戰匪夷所思,因不知退兵原委,就突發奇想地編造出了很多說法。
同一天,大晏京師舉行了隆重的告天祭祀。
僧錄司禪教覺遠大和尚主持法祭,皇帝身體欠佳沒有出席,由九歲的皇太子趙云圳代皇帝登壇敬獻祭禮,并昭告天下,嘉獎三軍,晉升撫北軍將領,同時對深受戰爭影響的幾個州府減免賦稅。
寶音長公主一行人在盧龍塞停留七日,啟程返回天壽山,東廠眾番役和廠督白馬扶舟隨行護衛。
甲一帶走了兀良汗二皇子來桑,直接解送京師。
三日后,圣旨到達盧龍塞,撫北軍副將霍九劍領兵北上松亭關,沿途各地軍屯布政司重新整肅,該下獄的下獄,該提拔的提拔,各有命數。
光啟二十二年十月十五,朝廷欽差到達盧龍塞,交接軍務后,趙胤、魏驍龍等一干將領回京述職,錦衣衛眾人隨行。
啟程那日,盧龍塞下了今冬以來的第一場雪。
銀裝素裹的盧龍塞,白茫茫一片,垛墻、箭樓,哨塔、烽火臺,在褪去硝煙后,這里儼然變成了一個素凈的世界。校場上,將士們持戟列陣,相送遠道而來的京軍,有些相處得好的甚至抱頭痛哭。
離別的雪花,終是染上了濃重的悲傷。
盧龍塞城門外的官道邊,纛旗在雪風中翻飛,一個剛剛修筑的碑亭,嶄新地佇立著,亭子四角和柱身被紅色的綢緞包裹,扎上了勝利的紅花,但是碑石上還沒有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