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神神叨叨的事
聞言瞥時雍一眼,哼聲。
“只要家里老小都平平安安的,花五兩銀子算得什么。”
這就是典型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了。
時雍更加確定,她是被六姑給誆了。
六姑是個媒婆,走街串戶腦子滑得很,看王氏手里頭有幾個錢了,自是眼熱心慌,這才伙同旁人給她下套呢?騙術簡單,卻容易操作。即使受騙的人心生懷疑,也不敢輕易拿家里老小的命去涉險。
五兩銀子不花已經花了,能買王氏一個安心,時雍懶得說透,王氏開心就好。
時雍回房換了衣服去無乩館。
院子里堆滿了木材、磚石和瓦片。
王氏其實是個會張羅過日子的婦人,宋家除了要修兩間新屋,原本的三間正房也要加固,換大梁和瓦片,另外王氏還準備打一口水井,不再為了打水看宋老太的臉色。
為了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她把娘家兄弟都叫來了,又偷偷去大戶人家門外觀察人家的房舍是如何用料,很是虔誠了。
不過,宋家要造屋這么大的事,自是瞞不過宋家胡同的街坊鄰里。旁人還好,縱是眼熱也最多聒噪幾句,說宋家發達了,窮親戚攀不上了。可緊鄰的宋家老院的宋老太和伯嬸堂兄弟們,心里可就別扭了。
當初宋長貴自甘賤業,宋家把他們分出來,一是覺得丟人,二是怕影響孫兒的前程。
仵作和妓子、戲子、罪犯的后代其實是一個待遇,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也就斷了晉升的通道。
宋阿拾有三個堂兄,兩個在讀書,其中一個自小通詩文,常得夫人夸獎,宋老太和宋老太公就盼著他們中間能出一個秀才老爺或舉人老爺,甚至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呢,自是要把他們一家分出來。
說分出來,只是面子好看。實際上,他們是被攆出來的,一家人就分了個角落偏房,也就是阿拾如今住的柴房,那原本就是老宋家使用的柴房,而正房三間,是王氏從宋長貴薪俸里摳出來自行修建的。
那時候的宋長貴一家,極是遭人嫌棄,他下值回來,從不敢跟人打招呼,走路都低著頭,旁人見了他,無不掩鼻而行,離得遠遠的,生怕他身上的“尸臭味”沾到了身上。
哪成想,宋長貴有朝一日搖身一變,成了府衙的八品知事?是個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