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是幸是災(zāi)?
而趙炔至今能追溯到的最為年幼的記憶,不是父皇,不是母后,而是每天睜開眼時,長姊的笑臉。在沒有母親的那幾年,是長姊陪著他,趙炔甚至記得,有一次出城狩獵,遇到仇家行刺,長姊沒有半分猶豫撲上來為他擋劍的情形。
相比年齡小他們許多的趙煥,姐弟二人的情感更為珍貴。
一路走來,趙炔深知寶音內(nèi)心苦楚。
白馬扶舟不僅是她的義子,也是她對她與阿木古郎情感的最后寄托,她是把白馬扶舟當成了她與阿木古郎的孩子在養(yǎng)。
趙炔甚至記得寶音當年收養(yǎng)白馬扶舟時說過的話,她說:“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知道,這本該是我的孩兒。他是投奔我而來,我要救他,一定要救他。”
念及此,趙炔心里突然一酸。
“長姊。”他不由自主蹲在寶音的膝下,看著她憔悴凄愴的面孔,親自端來茶水奉到她面前。
“為弟出言不遜,向長姊賠罪。”
寶音眼圈通紅,接過茶水,“皇帝威儀,班紀朝綱,最是緊要,你沒有錯。是長姊不好,一時情急。”
趙炔:“那你笑一笑?”
寶音笑嘆一聲,放下茶盞,深深地注視著他。
“皇帝有皇帝的想法,我不干涉。只是此事,還得從長計議。不管幕后主使是誰,真相未浮出水面,扶舟就不能死。”
趙炔看著她的眼睛,點點頭。
不論是白馬扶舟還是趙胤,都是大晏重臣,一方勢力倒下,另一方必然崛起。朝堂一旦失去平衡,比有幾個貪官可怕多了。
懂得平衡,尊重平衡,自古便是帝王之術(shù)。均衡朝堂權(quán)力,就不可能讓某一個臣子有遮天之力。皇帝久居深宮,耳目最易閉塞,若任人坐大又失去掣肘能力,如何治國?
姐弟倆相視片刻,情緒慢慢冷靜。
光啟帝嘆了口氣,“不瞞長姊,說白馬楫謀反,我也不信。可是,樁樁件件的事情就擺在眼前,又容不得我不信。”
寶音認可地點點頭:“此中,必定有詐。興許真相比我們的認知更為可怕。深宮之中居然敢謀害皇帝,當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