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風云再起,大地瑟瑟
烏爾格在與大晏拉開戰局后,便將北狄大部分兵力投到了牧帕城、盧巴爾和治格一帶,以抵抗晏軍的攻勢和防備烏日蘇的突襲。因此,哈拉和林兵力不足,守衛空虛,哲布親王沒費什么力氣就拿下了皇城,接回了被囚禁的李太后。
李太后年輕時也是巾幗之姿,殺伐決斷之人。只是先前被親生兒子所蒙蔽,又下不得狠手,這才讓烏爾格有機可乘。如今被逼迫到這步田地,她痛心疾首,卻也再無第二條路可走。
李太后在哈拉和林下達懿旨通告天下,痛斥北狄汗王烏爾格“不忠不孝,兇殘暴虐,殘害手足,囚禁生母,興兵亂作,毀北狄社稷,令百姓蒙難”,同時號召北狄臣民與其劃清界限,并同旨以亡夫哈薩爾的名義褫奪烏爾格汗王之位,稱小兒子哲布“忠厚剛毅、清正自守、性情平和、人品貴重,濟弱扶危,有乃父之風,可堪大任”……
新一代汗王在漠北的烽火狼煙中誕生,引舉世嘩然。
哲布上任后的第一道令旨,便是鳴鼓收兵。
令旨稱:“南晏乃本汗大妃之母國,征北大將軍陳宗昶是大妃之父,左將軍陳蕭是大妃之兄,南晏皇帝是大妃之親眷。手足相殘、兄弟相煎,是為親者痛、仇者快也。此戰不可為!”
北狄單方面撕毀盟約,對正卷入戰爭中的兀良汗便是當頭一擊。
實際上,南晏在與北狄和兀良汗聯軍的戰爭中,勢力并不弱,只是吃了叛徒倒戈的虧,皇帝讓人捉了去,這才投鼠忌器,多方被人掣肘。因此,這一戰有沒有北狄反而不那么緊要了,最緊要的是,南晏皇帝在誰的手上。若在北狄,兀良汗便大勢已去。若在兀良汗,烏日蘇尚可借力打力,至少有可談的條件。
光啟帝被俘后,一直被看押在牧帕城的安平行宮,由北狄和兀良汗共同看守。
這是兩國盟友間相互權衡的結果,因為牧帕城位于兩國的邊界,離大晏也不遠。
不巧的是,在哲布令旨下達的頭一天,一直看押在牧帕城的光啟帝被人救走了。
救人的不是別人,正是烏爾格的親生女兒成格。當然,成格要救的人原不是光啟帝。
成格原本是為救她的夫婿來桑,在營中的水源里下了迷藥,而早已潛伏在牧帕城許久的謝放率十天干甲字衛、乙字衛共計一百余人,闖入安平行宮,趁機將光啟帝救走。與此同時,埋伏在離牧帕城僅十余里地的大晏軍,在陳蕭和元馳的帶領下,占領牧帕城,深入北狄和兀良汗國境,一路廝殺,短短一天時間,搶在哲布令旨到來前,深入漠北草原近百里,同時將牧帕城、盧巴爾和治格等地收入囊中,在伊魯古河岸上插滿了大晏龍旗……
而事情遠沒有這樣結束。
從安平行宮逃出生天的來桑,在離額爾古不足百里的特尼塔起兵,作為一個在北狄生活了近七年之久的兀良汗皇子,來桑本無勝算,但時勢造英雄,來桑選擇了一個最好的時機——北狄撤兵,烏日蘇敗退。
外有強敵,內有亂政,哪怕他僅有舊部余黨一萬余人,在這個節骨眼上,卻是聲勢浩大,打著為“誅滅篡位逆賊,為巴圖復仇”的旗號,竟招攬了不少對烏日蘇執政不滿的人,虛虛湊了三萬人,打了烏日蘇一個措手不及。
由此,兀良汗的內亂正式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