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贈甲
錢守素這個人邵樹德很了解。平時話很少,但執行命令不折不扣,是所有軍官都喜歡的那種下屬。但邵樹德總覺得這個人心思深重,對眼下的處境不是很滿意,總想著一飛沖天,成為眾人矚目的那位。對這種人,要盡量發揮他的長處,但也得防著一手。
李一仙這廝頭腦比較簡單,雖然是火長,但總喜歡把自己當成小兵,每每沖鋒在前,死命搏殺。他能當上小頭頭,靠的還是與邵樹德的發小關系。不過他武藝不錯,身上也有一股蠻力,不然也不可能坐穩火長位置。邵樹德的命令,他不會理解,也懶得去理解,反正讓干啥他干啥就是了,屬于無知腦殘粉一類。
“小小一隊,人心也如此復雜。”邵樹德暗暗嘆了口氣,然后正了正神色,說道:“諸位,此次議事,其實也沒什么好議的了。李使君蓋印的調令,很快就會發到此處。還是想想如何交接吧,這河津渡,過兩日便會有人來換防。”
“所有軍士給假一日,好生與家人道別。”邵樹德又補充道:“李延齡,待會把軍士名冊拿來。家中生活困難,有老父老母需贍養者,皆賜絹一匹。就從某私帑出吧。”
庫里東西也不多了,臨戰在即,眾人心思不定,干脆全發下去得了。畢竟,誰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從戰場上活著回來,不如賜一些給家庭負擔重的士兵們,也好讓其安心。
馬上就要打仗了,這軍心士氣可不能墮啊!
注釋1:都尉,即左果毅都尉的簡稱。左果毅都尉是孫霸的本官,西城兵馬使麾下十將(刀斧將)是其職差。
注釋2:監軍使,監軍制度是中央政權監督將帥,控制軍隊的一種手段。
初唐時,以御史為監軍,如文明元年(684年)十月,武則天派殿中侍御史魏元忠“監軍”討伐徐敬業的李孝逸軍隊。宦官出任監軍,始于玄宗,如天寶六載(747年)高仙芝攻小勃律,宦官邊令誠為監軍。
中唐以后,宦官監軍大行其道。而為了控制各地藩鎮,唐廷廣設監軍院,將監軍使這種臨時制度固定下來。監軍院主官為監軍使,下設監軍副使、判官、小使等佐官,同時自募兵馬,充作親軍,保護監軍使在地方藩鎮上的安全。
注釋3:中受降城,中宗景龍二年置,初管兵六千人,馬二千匹。開元二年移安北都護治此,在黃河外拂云堆神祠附近(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白彥花鎮以北)。突厥將入寇,必先詣祠祭酹求福,因牧馬料兵而后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