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防御體系
“西夷虺蜴(huǐ yì)攸居,歷年貢賦不入,有司羞之。今則化被齊民,便為善地。”夜晚的大營內(nèi),邵樹德還在通讀國朝以來的各類文獻(xiàn)。
想要治理好一個地方,不了解實(shí)際情況顯然是不行的。另外,前人的經(jīng)驗(yàn)也能指出一些彎路,你沒必要再走。
一般而言,讀這類文獻(xiàn)都很枯燥,但有時也能找到些樂子,比如這段。
申、光、蔡等州不上供,不交戶冊,那就是蠻夷毒蛇居住的地方。辦了這些事,那就是善地。邏輯簡單粗暴,明了無比。
“大帥,晚膳來了。”親兵給他端來了食物。
“讓陳副使、趙隨使一起來用膳。”
“遵命。”
陳誠、趙光逢二人很快便至,大帥經(jīng)常請他們二人一起用飯,這是重視,是恩寵。
“大帥,此為蘭州粳米粥吧?”陳誠看了一眼,便笑道。
“去年的陳米,城內(nèi)送來的。蘭州膏腴之地,六十年前劉元鼎過蘭州時,滿眼所見全是粳稻,今日咱們也來嘗一嘗。”邵樹德招呼道。
案上還有一些果、脯、奶、魚,三人風(fēng)卷殘?jiān)疲粫愠院韧戤叀?br/>
“大帥,白日諸軍殺河、臨二州吐蕃數(shù)千,俘千三百人,此皆部族精銳,今逃回去不過兩千余,應(yīng)已喪膽,大帥何不遣人去招降?”吃完飯后,陳誠建議道。
臨州轄狄道(今臨洮)、長樂(今康樂縣附近)二縣,治狄道。
河州轄枹罕(今臨夏縣西南)、鳳林(臨夏南八十里)、大夏(今廣河縣境內(nèi))三縣,治枹罕。
這五個縣,天寶年間人口都不少,因?yàn)榈亟c吐蕃爭斗的一線,朝廷遷移了許多人過來定居。臨州當(dāng)時還屬于蘭州,沒被拆分出來,但河州三縣,天寶年間便有三萬六千多漢民,基本已經(jīng)恢復(fù)到北周、隋朝時的戶口數(shù)。
能養(yǎng)這么多人,主要還是有一大片利于灌溉的河谷沖積平原,三個縣都分布于此。即便這會,這些黃河支流依然提供著豐沛的水源,只不過吐蕃人沒太大興趣利用它罷了。
“自然是要招降的。”邵樹德點(diǎn)頭道:“能招便招,也好減少一點(diǎn)傷亡。不過吐蕃人未必死心啊,他們所想的投降,可能是一切照舊,只不過表面臣服于某罷了。但某所求者,派官、駐軍、收稅,吐蕃人未必應(yīng)允。”
這確實(shí)是極有可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