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下注
甄詡聽了哈哈大笑。
“走,吃牦牛肉去,某也是第一次見到?!?br/>
楊悅穿行在破敗的街道上。
大雨已經停止。街道上的血跡被沖洗一清,唯空氣中還帶著點若有若無的腥味。
他剛才在城外發現了一塊墓碑,年代久遠,字跡模糊不清,且只剩下了半截。
墓碑應該是隴西李氏某位家族成員的,先寫了一大段在國朝為將時怎樣怎樣,后面筆鋒一轉,“流陷蕃中”、“暫冠蕃朝”、“猶位列將軍”。
他當時便冷哼一聲,這是當了蕃朝偽官。也不知道后來遭遇了什么變故,竟然連墳都被人平了,后不后悔?
隴西的世家大族啊,在吐蕃為官、為將的可不少呢。吐蕃人對普通漢人百姓肆意凌辱、壓榨,對世家大族卻多有拉攏。
敦煌陰、索、曹、張、李、汜等大族,在吐蕃陷城后,第一時間左衽遷階,還得了吐蕃免賦役的特權。門下部曲,皆不用服役納稅,仍然過著優渥的生活。
陰伯倫任“沙州道門親表部落大使”,陰嘉義任“瓜州節度行軍先鋒部落上二將”,陰嘉珍任“瓜州節度行軍并沙州三部落倉曹及支計等使”。
敦煌豪族索氏在蕃朝任官,也是升榮不斷。
軍、政、財全抓在手里,怪不得吐蕃一勢衰,就能揭竿而起。但為何抵御吐蕃大軍時,朝廷派來的官員及軍士死傷慘重,你們這些地方豪族卻沒甚損失呢?反倒在吐蕃進占之后,趁機竊取了地方權力,做到了在大唐時做不到的事。
楊悅對這些人一個都瞧不上,雖然大帥說他對別人“過苛”了,但瞧不上就是瞧不上。管你有什么難處,還不是為了保全家里那些地和部曲?為了繼續富貴?我楊家為了抵御吐蕃,能連續數代捐軀,全族死戰,榆多勒城那個地方,整日吃沙子,好玩嗎?
河隴諸州,不能再任用地方大族為官!用他們,或許能很快見效,立刻穩定形勢,但長久來看,禍害甚大。
官,還是得從朝廷那里想辦法。
******
蕭遘從朝中回來之后,便愁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