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回軍
養軍不易啊!但不這樣養軍,又維持不了戰斗力。高戰斗力,需要高額的軍事開支,挺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
“大帥,韋昭度已至南鄭。”趙光逢走進了房間,稟報道。
“韋昭度是要入蜀了。”邵樹德揮了揮手,讓正在給他揉捏肩膀的趙氏小女孩停下,說道:“洋州那些神策軍,多半都要入蜀。兩萬人呢,陳敬瑄可頂得住?”
“多半頂不住。”趙光逢說道:“朝廷旨意,在蜀地還是有點分量的。不需要一城一地打過去,很多時候是傳檄而定。”
這就是朝廷大義的好處了!大唐這塊牌子,在南方還是吃得開。北方諸鎮,多多少少都和朝廷對著干過,對皇權沒那么敬畏,朝廷大義就不太好使了。
“朱玫移鎮的事情,韓全誨有消息傳過來了嗎?”
韓全誨目前在洋州那邊監軍,畢竟干死楊復恭父子比收復通、壁、開三州更重要。甚至站在朝廷的立場上,這三州收復不了才好呢,他們才有拉攏的機會。到時候給你整個巴南防御使,惡心不惡心?
“北司那邊基本沒問題,但南衙諸位宰相意見不一。”
“哼!某才剛從長安旁邊路過,就這么不長記性?如今諸宰相都要判三司的吧?直接和他們說,如果不同意我的要求,山南西道就不給朝廷大軍過境。今后蜀中貢賦,讓他們自己想辦法繞路轉運。有本事船運出川,走夔峽、山南東道、金商這條線,看看李侃、趙德諲、李詳三人好不好說話。”
趙光逢低頭不語。
“趙隨使,某覺得,你還是跑一趟長安吧。南衙那些朝官,別看一個個功名在身,有些時候,還沒那些中官辦事牢靠。某就兩個要求,第一,罷武定軍、置隴右鎮,隴右節度使蕭遘不變,鳳翔節度使為折宗本;第二,邠寧節度使交給……”
說到這里,邵樹德沉吟了好久,最后才道:“定難軍供需使李延齡任邠寧節度使。”
“大帥要不要再兼一鎮節度使?如今天下,已經有朱全忠、李侃二人身兼兩鎮了。”
“還是算了吧。如今定難、朔方、振武、天德四鎮,大小事務,某一人操之,與玄宗朝的朔方節度使何異?”邵樹德笑了笑。他是非常茍的一個人,只重實利,虛名方面過得去就行了,沒必要過分追求。
數月前進薄長安,如果真的強行索要,一個王爵弄不來嗎?一人身兼朔方、河西、隴右三鎮節度使不可能嗎?只是沒這個必要罷了,整得和安祿山一樣,成為眾矢之的,只是自尋煩惱。
“大帥,某今晚便啟程。”趙光逢說道:“事情宜快不宜遲,省得朝中再生變故。”
“何必急于一時?”邵樹德伸手攔了攔,然后道:“趙姝,給趙隨使倒茶。對了,你們還是親戚吧?”
趙光逢有些尷尬,道:“都是天水趙氏,然不是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