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
在左右休整的騎卒緩緩出動,他們的攻擊目標是敵軍前陣左翼突出位置。
此陣交戰前就被擊殺兩人、生擒一人、奪兜一頂,士氣已泄,此時被折家軍一部攻擊,連連潰退。不趁他病要他命,更待何時?
豹騎都也悄然來到了戰場。不過沒加入到此次攻擊之中,他們需要等待更好的機會。
隆隆的馬蹄聲響起之后,忠義軍很快做出了應變,千余騎上前進行攔截。
此時戰場空間已是很小,騎射手的作用被無限削弱,雙方的騎兵皆著甲持槊,奮勇相擊。
交戰前生俘賊兵的壯士與敵騎策馬而過,一把將其馬槊夾于腋下,右手鐵撾兜頭蓋臉打下,賊兵落馬。
“某乃折從古,今日想殺便殺,想擒便擒,手下竟無一合之將。”這人一邊游刃有余地殺人,一邊還在誅心。
不過可能是今天太出風頭了,有不少賊騎聽出了他的大嗓門,紛紛圍攏過來,想要將他圍殺,好出一口惡氣。
國朝軍制,布陣之時必有騎軍,連布置在哪里都有規定,因此各個藩鎮多多少少都有一定數量的騎軍,不然布陣都不好布。
這些騎軍,基本都是世代為業,父死子繼,屬于專業人士。草原上的牧人,如果不能擺脫繁瑣的生活重擔,騎戰本領是比不上他們的,畢竟他們有人發軍餉、發糧賜,三不五時地進行專業訓練,本領不比你強多了?
也只有不用干活,有奴隸供養的草原政權常備軍,才可以與他們一較高下,但雙方擅長的路子多半也不一樣,中原騎兵,擅長搏殺,草原騎兵,擅長射箭,方向不一樣。
此時這些人一圍攏上來,折從古也連嘆晦氣,不敢再囂張,老老實實放慢馬速,與袍澤們一起奮力沖殺。
折宗本所處的高臺之上又亮出一旗。
王崇很快得到親兵提醒,精神大振:“總算輪到老子上陣了。”
兩千輔兵立即忙活了起來。兩人一組,飛快地取下甲胄,互相配合著給戰兵們穿戴起來。
馬兒身上也開始披甲。
這些戰馬早就習慣了戰場環境,也習慣了高強度的沖殺和負重,此時一個個噴著響鼻,馬蹄刨著地面,感覺就和那些大頭兵一個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