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
……
吃過午飯之后,邵樹德直接去了馬場。
“大帥,這便是銀州送來的戰馬了。”朔方幕府廄牧司判官陳棲指著百十匹馬兒,說道。
邵樹德搞馬政也十來年了,經歷了最初的低效工作之后,現場主導種馬繁育的銀川牧場已經越來越熟練,并且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
培育良馬這事,自古以來就在做,說穿了很簡單,就是將好基因提純出來,并讓其能夠穩定遺傳下去。
打個比方,如果想穩定獲得一種黃毛馬,得純血黑馬和純血白馬交配后,生出一代黑馬、黑白馬、白馬,然后這種黑白馬再和純血棗紅馬才能得到黃毛馬。而黃毛馬如果和另一匹黃馬交配,則得到黃毛馬的幾率微乎其微。如果再因為繁育周期和壽命的限制,可能一輩子也生不出來和他們自己一樣的黃毛馬。
牧場里純血馬的作用就是固定一些基因,必須嚴禁其自由交配,不然某些良性基因可能就永遠消失了。
隨意交配的雜馬,你根本不知道它體內錨定了哪些基因,這樣育種就完全沒有頭緒,屬于撞大運,也沒法穩定遺傳,這不是科學。
銀川牧場以前不太懂這些,但經過多年摸索之后,已經總結出了不少規律。邵樹德讓他們全部記錄下來,編成了一份教材,后面還會繼續完善。
牧場里的純血公馬也不少,都固定了一部分基因,建立族譜,各自分群,群與群之間不許互相交配。
牧場方面會定期制定交配方案,各種排列組合,看看能不能得到理想的馬匹。
“總共九十八匹?”邵樹德看完牒文,隨口說道:“肩高不錯,毛色也純,竟然全是白馬。缺陷是什么?”
他知道,現在能送到軍中的馬,都不是牧場方面所認為的完美的馬匹。那種純血馬,是極為珍貴的資源,是用來配種的,怎么可能給你拿來廝殺?
后世建國后,大搞馬匹繁育,純血馬也非常貴重,輕易不會流出。這匹純血馬就是能誕下黃色皮毛的后代,這匹純血馬就是能誕下大耳朵后代,等等不一而足,都有重大育種價值。
即便到了21世紀,仍然有大量人工提純血統的馬種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純血馬的培育工作如此重要,主要國家都在搞,顯然說明了發展方向,再抱著耐粗飼的矮腳草原馬當寶,那可真是非常可笑了。
“大帥,這些馬肩高體壯,速度奇快,但只能沖小半個時辰,就汗雨如下,口吐白沫。”陳棲介紹道。
靠,這么極端!怎么配出來的?這是拿耐力換了沖擊力吧?
“試一試吧。”邵樹德坐到了交椅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