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
朱全忠回禮,然后一起坐下。
“大帥,河陽之局——”李振看向朱全忠,打算建言。
朱全忠伸手止住了他,轉頭看向敬翔,問道:“敬司馬,連日陰雨,田間有澇,收成便會不佳,可曾巡視?”
“大帥勿憂。數日前某便與僚佐們巡視諸縣,溝渠陂塘,排水順暢。汴渙渦蔡潁淮諸水,兩日內漲三尺,然河堤穩固,不致有災。”敬翔答道。
朱全忠滿意地點了點頭。
河南水系發達,既能提供航運便利,又能澆灌良田,可以說是他們的生命線。朱全忠非常重視農桑,平日里問得最多的也是農桑之事,數次征戰,收繳的財貨,除用于軍中發賞及將士撫恤外,也想方設法采購耕牛,廉價租給百姓耕種。
這種重視民生的態度,在全天下的武夫當中,已經是大大的優點了,而這也是敬翔愿意以“朱氏老奴”自居的主要原因。
他出身一般,小時候見多了民間疾苦之事,對百姓生活之困苦非常同情。多年來一直在找一位愿意關心民生的明主,后來在汴州遇到了朱全忠,二人相見恨晚,敬翔從此用心輔佐,經常通宵達旦工作。
“大帥,仆有一言,請即刻下令退——”韋肇正要說話,又被朱全忠笑著打斷了。
“裴判官,汝主管刑獄錢谷,戰歿將士的撫恤,可全數發下了?”朱全忠問道。
“回大帥,皆已發下。”裴迪答道。
朱全忠又點了點頭,道:“徐州新破,今歲雖已春播,然百姓家中余糧不多,未必撐得到收獲,可順汴水輸送一批糧谷過去,做好賑濟百姓的準備。嗯,以工代賑,將徐宿荒廢已久的陂池好好整修一下。時溥不修,我來修。”
“遵命。”裴迪應道。
說完這些,朱全忠才看向李振和韋肇,哈哈大笑,道:“看你們急成什么樣!與邵賊的戰爭,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內事不修,如何對外征戰?當年秦宗權攻汴,我在八角鎮吃了敗仗,不比現在危險多了?多大點事啊!二位皆有大才,每每獻策,多切中要害。但河陽之局,并未危急到立刻要撤兵的程度。”
朱全忠剛剛在劉氏身上發泄了一番,此時神清氣爽,腦袋格外清明,只聽他又說道:“況且,即便要撤,也不能亂來,有些事還沒安排好。”
“大帥,河陽十余萬眾,與邵賊大戰三月有余,此外重內輕之局也。”李振輕聲說道。
敬翔怒瞪了他一眼。
朱全忠臉上笑容不變,但敬翔太熟悉他了,仔細觀察一下,還是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