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動搖
“大帥,此事該詢問陳長史,不該問我。”宋樂答道。
“你又不會一輩子當河陽節度使,我想聽聽你的看法。”邵樹德說道。
宋樂似乎沒聽出這句話的其他意思,認真思索了一番后,方道:“此為全忠邀買人心之舉,全義又有撫民之才,讓他梳理蔡、申、光三州民政,自然手到擒來。”
奉國軍節度使,原本只轄蔡州一地。這次朱全忠將新得的申、光二州也納入蔡鎮管轄范圍,當年割據對抗朝廷的“小淮西鎮”雛形是有了。
這三個州里面,蔡州自秦宗權敗亡后就一直安定著,申、光二州除了最近的戰事外,其實也算安定。張全義出任奉國軍節度使,軍權多半是別想要了,也就管管民政,發揮他這方面的優勢。
前些日子傳來消息,朱全忠賜張全義汴梁宅邸,賞美姬二人、珍寶若干,又為其聯姻蔣氏,娶其親信蔣玄暉之族妹為妻,出鎮蔡州,任奉國軍節度使。
這一番猛如虎的操作其實也是做給其他人看的。
河清之戰倉促撤退后,宣武軍的局勢其實有些不太理想。內部人心微微有些動蕩,急需好好收拾一番。
張全義全家“陷賊”,但他本人“大義凜然”回了汴州,自然要重重獎賞。
洛陽那個危險的地方就不要去了嘛,去蔡州梳理民政就好了。胡真卸任了宣義節度使的頭銜,轉任佑國軍節度使,領河南府、汝州。滑帥之職,則由全忠親領。
這一番人事調動,不得不說還是很妙的。滑州山頭傾向被消除,張全義又離了洛陽老巢,胡真還面臨著巨大的軍事壓力,得利的竟然只有全忠。偏偏他還大張旗鼓“重賞”張全義,表面功夫是做到家了,任誰也說不出個不對來。
“我伐全忠,本還想看看能不能招降張全義,速下洛陽。如今看來,難矣。”邵樹德嘆道:“也罷。征戰之事,本來就不該投機取巧。而今硤石堡已克,就剩‘函谷關’了。”
“函谷關”,就是指新安縣,秦函谷關、漢函谷關以及南北朝時的所謂函谷關,其實都位于一條谷道內,就看你在哪筑城了。當世之函谷關,就位于新安縣,也是原來胡真駐兵的地方。
“大帥,唐州那邊,須得重視一下,或可遣兵增援?”既然邵樹德讓他參贊軍機,宋樂也不客氣了,建議道:“襄鎮殘破,又與鄂州杜洪有隙,須留兵防備,難以支援唐州。隨州趙匡璘,苦守平靖關,然后方屢遭襲擾,守得甚是艱難。唐鄧隨三州,本來就歷黃巢、秦宗權之亂,戶口不豐,今又遭汴人兩度擄掠,財窮力竭,全靠金商協餉。對這一路,大帥應多加重視。”
邵樹德盤算了一下手頭的兵力。
今年遷了鐵林、武威二軍家屬至晉絳,豐安、天德二軍家屬已經在進行動員,開始遷移,不過估計要等過完年了。
速度還是太慢!邵樹德打算讓王府戶曹出點財貨、糧肉,明年再額外遷一兩支軍隊的家屬過來,他屬意安休休所領的順義軍以及武學系的天雄軍。
這兩支軍隊今年都在靈夏休整,明年就該動彈動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