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亂
最后,還有一個大殺招,那就是徐、宿兵馬順著河流南下,由氏叔琮統帥,至淮河流域集結,然后走南岸,入壽州,攻占申、光,截斷圍城夏軍的歸路,將這兩萬人全部包圍在淮水北岸。
大方略沒有問題,確實是在戰事突發之后能夠做出的不錯的方案。但各部之間需要極好的配合,尤其是要等氏叔琮那一路的兵馬到位,此時龐師古、丁會、楊師厚再發難,可收到奇效——在得知淮水南岸的后路已被截斷的情況下,攻城的夏軍定然士氣大跌,隨后梁軍各部主動出擊,打一個殲滅戰是大概率事情。
在這個方略中,楊行密肯定提供了一定的便利,這就很耐人尋味了。他們之間的關系,到底是怎么樣的呢?或許,揚州方面內部也一定很矛盾吧,意見未必就統一了。
遠處傳來了高亢的喊殺聲,那是士兵在操練。
邵樹德策馬馳了過去,靜靜觀看。
這不是他熟悉的部隊。如果是在鐵林、武威等老部隊,他走入人群之中,能夠得到將士們的歡呼。
但在這些新募軍士中,他的威望還沒有建立,士兵們也未必信賴他。
這一來一去,就差了好多。士氣,始終是戰斗力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鄭勇在軍陣旁走來走去。
他最近的壓力很大。作為親兵十將,與主帥本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家中的豪宅,大王賞賜的。美姬,亦是大王賞賜的。諸多錢帛,還是大王賞賜的。
這些僅僅只是財貨方面——確實,美姬、小妾,在時人眼里,就是“財貨”。
走到哪里,別人都畢恭畢敬,說話十分客氣,更有諸多諂媚巴結者。
享受了這么多好處,關鍵時刻就要體現出價值,不然就得被別人戳脊梁骨,這是他不愿意接受的。
所以,訓練這批新兵,他十分盡心。以期能盡快提高戰斗力,發揮作用。
邵樹德看出了鄭勇的焦慮,對新兵的訓練進度也十分滿意。給你機會了,就要把握住。帶一萬人,不知道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呢,哪怕是新兵。
“大帥,折將軍傳回了好幾份軍報。”李忠一路小跑,恭敬地遞上了一摞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