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
幾人喊得嗓子冒煙,也沒見滑州刺史袁象先出來見面。
事實上他多半也不敢出來。
剛剛卸去軍職轉任滑州刺史沒多久的袁象先,才能并不出眾。他能當上刺史,在于他的身份——袁象先是宋州下邑人,朱全忠的外甥。
胡真去洛陽當佑國軍節度使后,宣義節度使之職一直空缺著,朱全忠自兼宣義留后,滑州刺史一職給了自己人,也就是他的外甥了。
滑州兵力還是比較空虛的。
老的滑州兵被胡真帶去了洛陽,剩下的南征北戰,在汝州折損了一些,在河陽戰死了一些,最后剩下不到千人。
袁象先到任后,帶了一千汴兵過來,隨后又募了兩千新兵,曾經在胡真手里聲勢頗眾的滑州軍團又恢復了點實力。
但這四千人守城可以,出城野戰的話,袁象先還不敢。萬一大敗而歸,被夏賊趁勢占了滑州呢?怕是只能以死謝罪了。
他不敢冒這個險,但又怕夏賊辱罵,于是干脆不出來了,眼不見為凈。
兩名夏軍小校在城外喊了半天,見沒動靜就退下了。
另外一名軍官上前,死命揮舞馬鞭,對著眾多俘虜打了下去,一邊打,一邊喝道:“跪下,給我哭!”
于是百人齊聲痛哭,場面頗為壯觀。
“我是鎮河都的,出外樵采被抓了,我苦啊!”
“我就是白馬縣的,在渡口當值,叫侯遇仙,麻煩知會下我家二郎,不能奉養老母了,我苦啊!”
俘虜們一把鼻涕一把淚,哀哀痛哭,其情其景,真是聞者傷心,聽著落淚。
有梁軍將士大怒,欲出城死戰,袁象先就是不許,于是愈發遭人輕視。
“聽聞城內有四千眾,竟無一人是男兒!”又有幾名夏軍小校上前,嘲諷挖苦道。
“就這膽氣,當初還敢渡河北上找咱們麻煩,被大帥狠揍了一番,莫不是膽氣都被打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