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
他的胡子眉毛上全是冰碴粒子,披風、冬衣也臟兮兮的,袴奴更是多有破損。但對于奔襲草原汗帳的豪邁男兒來說,這又算得了什么!
“繼續前進!”楊悅馬鞭一揮,道:“都虞候算好路程,最后兩個時辰披甲趕路。”
“遵命!”
行軍打仗,維持體力最關鍵,快速機動奇襲敵人更是如此。一般而言,在接近敵人之前全體下馬,休養馬力,進些食水,然后披甲趕完最后一程,直接投入戰斗。
通過險要路段時,亦要披甲,通過之后再脫下來。
其余時候,沒有人傻到披甲執槊前進,那樣累也累死,根本沒力氣打仗了。
跟隨楊悅過來的四千衙軍都是軍屬騎兵,平時是披甲作戰的,使用大馬槊,正面作戰時有橫掃千軍的效果,善于“大力出奇跡”。
他們的缺點是在空曠的地形上玩不過輕捷的騎射手,會被人放風箏玩死。但那是一般情況,如果你抓住了他們的汗帳,殺向他們的老弱婦孺時,輕騎兵就不得不正面迎戰,結果可想而知。
歷朝歷代中原騎兵,最頭疼的不是打不過草原人。事實上只要草原騎射手敢于正面交戰,正面搏殺能力超過他們一大截的中原長槍/馬槊騎兵能把他們打出翔。問題在于草原人不會和你正面交戰,他們只會像狼群捕獵一樣游斗,利用地形拉開空間,在中距離上不斷射箭,最終耗干你的血。
所以要攻其必救,逼得他們不敢逃,不敢游斗,只能正面硬碰硬。
“若金刀、黑矟二軍在此,下馬列陣,撲向黑城子,回鶻人就死定了。可惜!”楊悅揚鞭躍馬,第一個沖出。
他還是有些遺憾,與回鶻騎兵沖殺,終究會有不小的傷亡。如果黑矟、金刀甲士在此,傷亡就會小很多。
顯慶二年,蘇定方率數千唐軍騎馬步兵及投降蕃騎數千,共萬余人,與突厥十萬騎大戰。
突厥騎兵連沖三次,都沖不破下馬布陣的幾千唐軍步兵,士氣乃衰。唐軍數千步卒遂主動進攻,蕃騎一同配合,大勝之,斬首數萬級,俘獲酋豪二百人。
第二日,又率軍追擊,遇賊時下馬布陣,再次創下了以幾千步兵大破幾萬突厥騎兵的史詩級勝利。
隨后繼續追擊,一路追到今哈薩克斯坦境內,窮追不舍,最終滅亡西突厥,前后收其人畜四十多萬。
這樣一場滅國之戰,其實動用的兵力并不多。唐軍一線戰斗的一般就是幾千精銳步兵,最多時也不超過一萬,另外再收攏些打不過就加入的蕃人,窮追猛打,基本沒花什么錢,就搞得不可一世的西突厥徹底玩完。
突厥人幾乎什么招都使了,自匈奴時代以來就流行的沿途射箭騷擾,設伏偷襲等草原故伎幾乎都用了,基本都無效,被打得抱頭鼠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