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
他的兵滿編時才八千,馬騾也沒人家多,打著打著,人家補充的是己方的逃兵,而自己補充的是新人,幾個月下來,差距就很明顯了。
龐師古也知道其中內情,他問這話并不是責怪,而是想給戴思遠施加點壓力,讓他不要懈怠。這會聽了戴思遠的自辨后,點了點頭,道:“我知你苦處,好好練兵。五千余老卒,帶著兩千多新卒,練出來很快的。大王已廢拔隊斬,軍士不至于大肆逃亡了,后面好好打。”
“遵命。”戴思遠起身應道。
“張將軍,你部過潁水與賊交戰,一勝一敗,功過相抵,我便不苛責了。后面還需上下用命,為大王拼殺。如此,則代代富貴不絕也。”龐師古又看向左右堅銳軍都指揮使張筠,道:“如今魏博、淮南皆助我也,鄆州也將很快相助梁王,集四方八鎮之力,何愁邵賊不滅?”
張筠眼瞼低垂,道:“定為梁王和龐帥效死力。”
堅銳軍本有兩萬人,河清之戰損失近半,如今也就萬把人。西進之前,給他們配了萬余土團鄉夫,但半年時間下來,這些鄉勇又回去了,只能靠他們自己打拼。
但堅銳軍的士氣著實堪憂。
他們主要是徐、兗、鄆三鎮的降兵以及揀選自楚、泗、濠、壽四州的鄉勇精壯,征戰多年,但一直就那樣,感覺沒啥奔頭,士氣非常一般。
被調到潁水戍守后,數月內打了幾仗,其中兩次渡河進攻。第一次突襲夏軍,斬殺數百,全身而退,第二次過河兩千余人,大潰,損兵七百余。剩下的多是沿河防御,破壞夏軍渡河的浮橋,堵截偷渡至東岸的小股夏兵,都是小規模的戰斗,各有死傷。
老實說,打得不差,因此龐師古沒有苛責,而是畫大餅勉勵張筠。
“長劍、匡衛、夾馬三軍,尚未與賊大舉接戰,不可妄自尊大。”龐師古又向王重師、朱友恭、王敬蕘三將說道:“夏賊還是能打的,這幾個月,潁水之上大小數十戰,河水為之赤紅,而賊人士氣不見低落,不可小覷。天時已漸漸入冬,我估摸著夏賊要大舉攻來,屆時我不靠長劍、匡衛、夾馬壯士,靠佑國軍不成?”
這話說得三人都笑了。
長劍、匡衛、夾馬三軍,各有萬余兵馬。其中,長劍軍、夾馬軍只打過魏博、天平、泰寧三鎮兵,匡衛軍征討過徐州時溥,參加過河清之戰,也戍守過大河防線。
長劍軍都指揮使王重師是猛將,經常帶隊一線拼殺,勇不可當,因為沒交過手,他對夏兵的戰斗力沒有直觀認識。這幾個月見識了一些,甚至派出五百重甲長劍手渡河西進,攻破過一座夏軍小寨子,將守兵盡數斬殺,潛意識中認為雙方還是能打的,己方這條潁水防線還比較穩。
朱友恭也是長劍軍出身,曾經任左長劍軍軍使,新近擔任左右匡衛軍都指揮使。身為全忠義子,當然非常可靠,將部隊交給他也是應有之意。
前潁州刺史王敬蕘身材高大、粗壯,是典型的軍中驍勇虎將。曾經在攻黃巢、秦宗權的戰斗中立下過大功,得朱全忠賞識提拔,當上了左右夾馬軍都指揮使。
這支部隊之前一直在和朱瑾、朱瑄作戰。因為朱瑾的騎兵太多,鼎盛時有一萬多騎,故夾馬軍全員使長槊、鉤鐮槍、大弓、強弩,以對付騎兵為主。總體來說,有當年昭義步兵的水平了,面對賊騎沖陣,穩當得很,輕松熟練地將朱瑾的騎兵勾下馬來,一一斬殺。被騎兵沖散大陣時根本不潰,繼續小組戰斗,打得朱瑾快哭了,“單騎走免”。